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学位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3
(1)
2010
(1)
2006
(1)
2001
(1)
1998
(1)
1995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
北方文学(中旬刊)
(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文学界(理论版)
(1)
相关搜索词
悲剧意识
《牡丹亭》
人生如梦
词业价值
悲剧精神
豪放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悲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作者:
赵亚明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描述:
《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的美学意义。
《牡丹亭》的悲剧意识:兼论汤显祖的戏曲美学思想
作者:
韩鑫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描述:
“理”处于对立冲突状态,而文学创作受“情”的支配。这一理论被后人提升为“性灵说”,影响了几代作家;3、“欲”是“情”的基础,人的自由生命欲望包括性爱在内的人生欲求。
“临川四梦”和汤显祖的悲剧意识
作者:
王建科
张义光
来源: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悲剧存在
悲剧意识
人生如梦
描述:
《临川四梦》的悲剧性是汤显祖悲剧意识的艺术传达和艺术转化。《临川四梦》从情场到官场,从喜剧到悲喜剧到悲剧的走向,是一个不断批判悲剧性人生,逐步否定悲剧性现实的系统诗剧。汤显祖的“人生如梦”是悲剧社会中的哲人对悲剧人生的哲学总结。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深层意蕴
作者:
苏天宇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论
讽世意识
悲剧意识
描述: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在一对青年男女梦中相会、因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故事中,汤显祖以言情之文表达着自己理性思考的内容,《牡丹亭》集中体现了汤显祖宣扬的“至情”论,并且具有强烈的讽世色彩和悲剧色彩,这些思想内涵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演绎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深层意蕴。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