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情命论 性善论 性恶论
-
描述:性情命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宋代的王安石以一位政治家、思想家的视点,对性情命论做了一番深入的考察。王安石的观点较为独特,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个人的深刻见解。这种观点在后世的哲学思想发展中,影响极大,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
-
论王安石与苏轼孟学思想之差异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孟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从《三字经》说到历史教育
-
作者:鲁丁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三字经 人之初 人与人 性相近 性善论 理论基础 孔子 必要性 王应麟
-
描述:点。他们认为,性是善的,但由于是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大区别。《三字经》自第七句“教之道”以后,直到“教不严,师之惰”,共十四句,是说父母师长进行教育的责任,而以孟母和窦燕山为施教的典范。自第二十一句“子不学”以下,共八句,是说学的必要性。
-
阅读千年:走出传统文化的怪圈
-
作者:秦晖 来源:中外企业文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抑兼并 王安石变法 权力制衡 走出传统 司马光 “性恶论” 性善论 伦理中心主义 自由放任 小共同体本位
-
描述:先生开创“大历史观”、柏杨开创‘中国人史观”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秦晖先生从怪圈症结角度演绎,续增先生从文化结构的形成角度,都可以称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历史应当多角度多视点地观察和备述,才能使得历史呈立体状、多色彩状。其实方法和角度很多,李约瑟从科技角度已有成功论著(不过工程太大),今后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人口生产、行政方法……都能演绎历史,只是我们考虑到刊物的特点,只能拣着简洁明快的刊发。希望能有各路专家大胆试探,我刊会为您作铺垫和予以协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