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语文在简约扎实中演绎精彩
-
作者:郭进翌 来源:新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学习 王安石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简约 特级教师 语言文字 好书 泊船
-
描述:课堂变得书声琅琅。
-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
作者:喻问琴 来源:考试与评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赵树理 自主修改 引导学生 王安石 教学实践 文章 写作人 小说家 古今中外
-
描述:了以后,又让青年回去修改。第三次
-
让古诗成为数学课堂的调味品
-
作者:蒋永键 来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导入 古诗 王安石 宋代诗人 引导学生 概念教学 字母表示 数学课堂 精心设计 教师
-
描述:一、新课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戏剧,总要有序幕,演出才能跌宕起伏。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使我们的课堂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先让学生背一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圈出"数"
-
汉语教育应是打通生命的教育
-
作者:杨骐文 来源:湖南教育(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生活方式 汉语言 综合性学习 天地自然 引导学生 人与自然 生命秩序 大阅读 种生命
-
描述:通生命的教育。这种人与大地的独特的精神联系,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独特方式。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说:“我们的汉字象形文字本来就是从自然出发的,即使是一万年前的文字,也可以通过文字回到自然,象征自然和人的世界的统一。这是汉字的根本意义,始终标志着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方式。”所以另一方面,这种生活方式,又是中华民族民族性的重要体现。当然,汉语言承载的,除了民族性之外,其实还有超越民族性的人类共通性,人类千百万年来生活在大地上的气息和密码,通过语言文字的承载,使人的精神生命成为一条从远古流淌至今的河。每一个人,都从这条河中获得精神的滋养。
-
关于“课堂思辨”的策略思考
-
作者:冒建平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文本 课堂教学 王安石 价值取向 关键词 教师 柳宗元 学习过程 策略思考
-
描述:,要让他们伸一下手,立一下脚就能够到。如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
-
让历史与现实合理交融:以《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的教学实践
-
作者:张倩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王安石变法 历史教学 引导学生 历史课堂 情景体验 历史事件 历史思维能力 思考 探究能力
-
描述:何拉近历史与现
-
在激疑中生成,在对话中入境:《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及观察
-
作者:董旭午 王书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谋篇布局 课文 作者 激疑 引导学生 教学 事业成功 变法改革
-
描述:先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三段。)师:这一段着重写了什么?谁来说说?
-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
学会等待
-
作者:王进 来源:新课程(综合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学习 语文教育 不断学习 引导学生 字里行间 天才儿童 语文教师 王安石 宋代诗人
-
描述:应的是邻国印度有个叫辛格的四岁半小孩,在众多观众的见证下跑完了马拉松,创造了吉尼斯
-
语文教师应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
作者:郭俊凤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教学工作 语文课 语文学习成绩 引导学生 不良习俗 书信 大学毕业 自我学习 开启
-
描述:主要是以私下谈心或与学生书信交流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有时,为了拟就一篇开启学生心扉的书信,我会构思一天,乃至数天,甚至像备课一样精心准备。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就刚刚讲过的一个语文知识点叫女同学吴秀梅回答,她居然没有答上来!我一时气急,骂道:"像你这个样子,要是考上大学,我回家种地!"事后,我很后悔,准备当天晚上到班上找她道歉。可是同学告诉我,她已经卷铺盖回家了。我当时就怔住了。不久,我委托一个学生带一封信给她。那个带信的同学回来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