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
学位论文(2)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
地方文献 (9)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2)
2004(1)
2003(1)
2000(1)
1996(1)
1995(1)
1991(1)
1988(3)
1987(2)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2)
其它(2)
戏剧艺术(1)
语文天地(1)
齐鲁学刊(1)
文艺研究(1)
艺术百家(1)
上海戏剧(1)
新世纪剧坛(1)
中国文化报(1)
寻找与表达:古典意趣与身心的双重快慰
作者:李轻松  来源:新世纪剧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古典戏曲  北大精神  地方戏曲  傅山  杜丽娘  知识分子  表达  学术讲座  昆曲 
描述:这是北大的一道奇异的景观,它不是学术讲座的海报,更不是某某社团的活动广告,它是昆曲《牡丹亭》的大幅剧照汇集一起——一个光彩夺目的长廊就这样形成了。可以说,这不仅是戏剧的长廊,更是时光的长廊。
戏曲名著整理改编三议
作者:吴乾浩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戏曲改编  元杂剧  《牡丹亭》  改编本  改编者  《西厢记诸宫调》  古典戏曲  王实甫  “神” 
描述:惟“名”是从 戏曲的整理改编,换言之是对前人或同时代人同类作品的继承与借鉴,从整理改编者的愿望来说,总是希望跨越往昔有新的进展。由于创作上的接力,许多戏曲名篇往往由此途径得以产生。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洪升那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的名篇,写作十余年,三易其稿,归之于新创作是恰当的。但以此作的关目、
让更多的古典戏曲名著搬上昆剧舞台:谈昆剧剧目建设中的一个问题
作者:王海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戏曲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牡丹亭》  《长生殿》  《西厢记》  舞台  江苏省  昆曲  剧目 
描述:一、昆剧搬演古典戏曲名著的意义 新时期以来,幽兰飘香的昆剧舞台上,一批古典戏曲名著焕发异彩,格外引人注目,例如江苏省昆剧院的《牡丹亭》、《还魂记》,《桃花扇》,北方昆曲剧院的《西厢记》,上海昆剧团的《长生殿》、《牡丹
悲欣交集--《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前言
作者:颜长珂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欣交集  《牡丹亭》  《灰阑记》  喜剧性  悲剧因素  《秋胡戏妻》  古典戏曲  郑元和  悲喜  作品 
描述:源自欧洲传统的美学范畴,我国古典戏曲创作和理论
徐注本《牡丹亭》和《长生殿》曲律上的疏误
作者:胡晨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古典戏曲  曲律  洪升  南北曲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  注本  高等学校  曲牌 
描述: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曲》在曲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元杂剧与明清传奇之区别
作者:桑进林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元杂剧  明清传奇  高中  窦娥冤  古典戏曲  语言风格  区别  牡丹亭  创作意图 
描述: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两朵奇葩,新版高中语文课本既遴选了元杂剧《窦娥冤》和《长亭送别》,也编选了明清传奇《闺塾》和《哀江南》,有同学不大明白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有哪些区别,下面择要谈谈这个问题。
花园:戏曲想像的异托邦
作者:周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花园  古典戏曲  乌托邦  爱情戏  现实世界  心理空间  文化空间  超现实  心理情感  《牡丹亭》 
描述:空间的格局与特定心理情感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最后,它是社会文化空间、传统与制度生产的幻象空间,它在现实之中又超越现实之外,是沟通并跨越现实与梦幻、生与死的界限的“想像原野”。
意会汤清远,言传李笠翁:关于古典戏曲创作论的思考
作者:安葵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论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李渔  意会  作品  戏剧家  中国戏剧  学术研讨活动 
描述:但他在戏曲理论方面,因为没有系统著作留下,所以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李渔呢,也有“十种曲”传世,李渔自己说,他的《风筝误》
王骥德的《曲律》
作者:洪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汤显祖  曲律  牡丹亭  作家作品论  审美特征  吴江派  戏曲史  传奇作品  古典戏曲 
描述:汤之争作了理论的总结,而且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古典戏曲的发凡、审美特征及声韵格律,论述了作家作品。《曲律》继承、发展了古代曲论的成果,把戏曲
谈赣剧弋阳腔《还魂记》
作者:孟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杜丽娘  古典戏曲  戏剧活动  柳梦梅  折子戏  舞台  观众  寻梦 
描述:少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关于翻译、改编的问题。改编这样的古典名剧,确实不太容易。过去臧晋叔从便于登场出发,对原本作了某些删削,因而遭到了截鹤续凫之讥。冯梦龙从音律出发,对汤显祖的“不顾捩尽天下人嗓子”的曲词加以盯正,成为《三会亲风流梦》,但对原作的才情丰韵也不无减色之处。如今凌鹤同志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