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的心
-
作者:魏璐璐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当代青年 刘绍棠 北京市 自由 孙武 文学 期刊 作家 旋律
-
描述:舞和启发。本期刊出五位小诗人的诗作,同时我们约请著名诗人尹世霖先生对他们的习作逐首作了点评,现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
浅谈刘绍棠的《榆钱饭》中的对比写法
-
作者:甘诗祝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比手法 刘绍棠 写法 语文课本 初级中学 第一册 文章 课文
-
描述: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选入了刘绍棠的《榆钱饭》,这篇课文用吃榆钱饭作线索贯穿全文,其显著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独立成段,接下来进行对比叙述,有力地表
-
我在1979
-
作者:从维熙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小说 山西 阿拉伯数字 刘绍棠 劳改 北京 改革开放 王蒙 记忆
-
描述:阿拉伯数字中的9字,挺像是一把历史拐杖。所以有如是感悟,实因这个9字与我生命的悲与欢,有着难解的缘分:1979年的1月6日,是我告别劳改生涯,搭乘从山西回北京夜车的
-
跟着作家学“巧辩”
-
作者:吴应海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中国共产党员 刘绍棠 蒋子龙 梁晓声 资本主义国家 王蒙 金斯伯格 管理方法 问题
-
描述:辩论是指用一定理由来说明自己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一种论战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辩论,若面对别人的故意刁难时,如何急中生智,进行巧辩呢?下面给同学们讲讲几名作家巧辩的故事,但愿能让你有所收获。
-
谁为农民写作
-
作者:孙郁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生活 写作 路遥 乡村社会 赵树理 中国农民 外来人 乡土世界 刘绍棠 知青
-
描述:市。每年
-
本色依旧:访刘绍棠
-
作者:祝勇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文学史 本色 沈从文 长篇小说 政治 古朴自然 世态人情 田园牧歌 写作
-
描述:尽管他19岁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旋涡的深谷浪尖。他莫非真的要撇开自己大半生开辟的写作路子,去踏一条新路吗?他
-
听潘逊皋先生说“永字八法”
-
作者:陈援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字八法 编纂工作 中华书局 北京二中 著名作家 副校长 刘绍棠 从维熙
-
描述:前些天,我去潘逊皋老师家。潘老是我的中学老师,后来做了副校长,再后来调入中华书局做辞书编纂工作。他是北京二中深受同学尊敬的国文台柱,广大校友心目中永远爱戴的师长,其中包括他的学生刘绍棠、从维熙、舒乙、尹世霖等一批著名作家。绍棠生前说潘老是他走上文学之路的启蒙教师,真正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
胡耀邦与刘绍棠“不请不来、请也不来”的一次谈话
-
作者:李永军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胡耀邦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界 乡土文学 中国作家 文学创作 专业创作 作品 二十年
-
描述: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
-
我心中永远的浩然
-
作者:倪勤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 北京文学 老师 刘绍棠 优秀作品 北京市 中国共产党 中国作家
-
描述:著名作家浩然老师因病于2008年2月20日在北京去世,距今已近两年。每忆及浩然老师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对文学青年的扶持、对我个人的关爱,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令我感动不已,唏嘘不已,怀念不已。
-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
作者:邢小利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忠实 赵树理 文学课 长篇小说 二年级 刘绍棠 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 散文 汉语课本
-
描述: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赵树理。赵树理可以说是陈忠实未见过面的文学启蒙老师。陈忠实读书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中学语文课进行改革,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汉语课本讲语法,陈忠实说这是他最厌烦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