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好汉子刘绍棠──绍棠仙逝三周年祭
作者:赵福生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民族文化  右派分子  枣树  纪念馆  医院住院部  脑血栓  陶渊明  重身子 
描述:好汉子刘绍棠──绍棠仙逝三周年祭
刘绍棠小传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  北京大学  北京作家  短篇小说集  写作学  全国委员会  人大常委  1956年 
描述: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生于北京通县儒林村。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40多年的文学生涯,出
刘绍棠:我不触电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文化品位  短篇小说  电视剧  自然情趣  近视眼  生活气息  影视界  艺术价值  长篇小说 
描述:品位。这些年,不断有影视界的朋友想把我的长、中、短篇小说搬上荧屏,但都没有成功。
高妙的引用
作者:刘一辉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语  成语  原型  格言  引用  刘绍棠  左倾  中风  改动  分子 
描述:引语,对方才能判断出它的原型。由于改动便给了
不可忽视语言艺术
作者:刘绍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语法句式  小说创作  小说人物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语言功底  刘绍棠  表现手法  脱离群众  艺术成就 
描述:不可忽视语言艺术刘绍棠小说创作忽视语言艺术,出不了好作品。目前的一个严重现象,是文人写小说给文人看,文人评论文人的小说,这样,文学作品便无法深入到人民中间。现在小说创作的大问题是越来越脱离群众,某些写小说的人眼睛向上脸朝外,而不是眼睛向下面向老百姓。...
寸忱
作者:刘绍棠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共产党员  乡土文学作品  “双百”方针  革命理想主义  乡土小说  革命浪漫主义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文学创作 
描述:寸忱刘绍棠我自中风左瘫以来,才每天写日记,记的是养病服药,创作日志,电、信往还,访客名氏,参政开会,社会活动……1995年元旦到来之际,我翻阅1994年的300页日记,粗略统计全年的工作量:参政开会和社会活动40余次,接待访客七百多人次,亲笔复信50...
刘绍棠、谌容妙答两则
作者:一韦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妙答  谌容  共产党员  身体健壮  中共党员  面色红润  自由化  中国共产  女作家 
描述:有一次,作家刘绍棠到外地讲演,一位听众突然发问:“共产党这么英明伟大,为什么就不能容纳一点自由化的东西呢?” 刘绍棠听后,“腾”地站了起来。“你们看我身体怎么样?”大家见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齐声回答:“健康,”“尽管我刘绍棠如此壮实,但是,要让我吃下一只苍蝇,我决不!”刘绍棠不客
真人刘绍棠
作者:南人  来源:健康必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真人”  报纸副刊  书斋名称  编辑工作  “真”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语文课本  作品 
描述:数年前我转作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时常为稿源枯竭犯愁,一日突发奇想,给素昧平生的著名作家刘绍棠投去一函,大意是恳请惠赐佳作云云。名人的稿子难求——此一举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而己。 不料未隔三日便有绍棠老师的亲笔回信飞来,约我去舍下一叙。这真是意外之喜,匆匆忙忙赶至光明
无愧人生
作者:张昕  来源:农村天地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城日报》  乡土文学  散文创作  咿呀学语  鲁迅文学  长岭县  刘绍棠  弟兄们  正式职工  写报道 
描述:钞票,看着父母
1993~1994年第一学期“升旗致辞”计划
作者:张洪栋  来源:中小学管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1994年  通县  文化名人  乡土文学  文物古迹  模范教师  乡土教材  燃灯佛  党支部  刘绍棠 
描述:1993~1994年第一学期“升旗致辞”计划要求:1.结合乡土教材,以讲故事形式进行继承革命传统、爱家乡爱祖国教育;2.讲话时间3-5分钟,尽量脱稿;3.宣讲人若有事,必须提前与别人对调,并交换宣讲内容;4.宣讲稿提前一周交到大队部。安排:1.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