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代理学中“”的价值意义:吴澄境界论探析
作者:吴立群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境界  吴澄  吴澄 
描述:儒家把看作人生道德修养之最高境界。在元代理学家吴澄那里,为本心之全德,具有绝对普遍意义,是儒家最高理想境界。吴澄通过以觉释,说明仁的境界即人与人、人与万物都处于无限的精神性联系之中。是人
孔子礼学之管见
作者:李小成  来源: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礼学  周礼   
描述:产生的渊源、孔子礼学对周礼的发展、孔子实现“礼”的途径三方面来论证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孔子礼学管窥
作者:张玲 李小成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礼学  周礼   
描述:孔子的礼学思想是儒家的核心,它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礼”是孔子各方面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札”制的理想社会而奔波,孔子礼学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孔子“礼”论
作者:余治平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复礼   
描述:维护周制周礼,但他对周礼又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与重建。
《左传》中周礼文化的历史探究
作者:罗霄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周礼   
描述:周礼是中国西周时代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至春秋时期才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史籍,真实地反映了周礼的广泛应用与趋于崩溃,预示了新的价值观念的兴起
试析孔子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张安礼  来源: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名  信仰危机 
描述:可以重塑国人的道德灵魂,有力促进"转型期"的和谐社会构建。
浅析罗汝芳仁学思想
作者:朱洁 夏传仕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  孝弟慈  孝弟慈 
描述:罗汝芳是泰州学派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罗汝芳的历史地位是建立在他提出的求孝弟慈良知良能赤子之心捧茶童子却是道一系列独特风格的理论上。罗汝芳立足于人的自然本能和生命价值,并致力于下层人民的教育启蒙
浅论耶稣的“天国”与孔子的“周礼盛世”
作者:孙群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耶稣  天国    孔子  周礼   
描述:题他们都期望找到问题的症结并给予解决,他们的思想超越时空并有一定程度的交汇,而且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浅谈孔子与周礼:从《论语》中记载的非礼行为说起
作者:乔露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非礼  僭越     
描述:态度和对新礼的建构。
论罗汝芳的易学思想
作者:梁隽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易学  易学  天命之性  天命之性  生生之理  生生之理      本体  本体  工夫  工夫 
描述:罗汝芳三十四岁时得传《易》学,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而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