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郑韩故城出土陶文看先秦乡遂制度
作者:王琳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乡遂制度  陶文  “郑韩故城”  《周礼》 
描述:进行进一步研究,今略补充说明。 据蔡全法先生不完全的统计,这批陶文总计140字。其中单字27种、45字,双字为38种、88字,三字与四字各1种。可识文字为131个,未识文字1个,另有残缺不全的文字8个。我们把有关属于古郑国乡里制度的陶文集中起来,结合古文献资料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郑国的乡遂制度还没有彻底瓦解。 一、“井”字陶盆,一件,泥质灰陶,战国时
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兼论连坐法和法家“以吏为师
作者:杨玲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  《周礼》  连坐法  乡遂制度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吏师制度 
描述:连坐法是先秦法家严刑重刑的标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其文化专制的标志,它们的形成与《周礼》关系密切。《周礼》的乡遂制度为连坐法的形成提供了模式,而担负着国家政令传播职责的吏师制度则是法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文化专制的蓝本。
乡遂制度与周代社会性质
作者:祝中熹  来源: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社会性质  农村公社  村社  周代  经济结构  周礼  居民  土地  井田制 
描述:畿内有六乡六遂;各邦国的乡遂数目因该国地位、规模的大小而多少不等:公国有三乡三
春秋聚居考
作者:刘学勇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齐语》  春秋时期  城邑  《左传》  乡遂制度  “野人”  秦汉时期  古代公社组织  故城 
描述:春秋聚居考刘学勇关于春秋时期的社会聚居方式,学者历来依据《周礼》所载的乡遂制度,以为大概是公室、贵族及工商业者居于城邑内,农民则居于城邑周围的“乡”及“遂”中,即与后来的城乡聚落形态并无太大的差别①。但是,通过对能掌握到的先秦史料进行的重新整理与分析...
晋文公“请隧”辨正
作者:彭益林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文公  诸侯  葬礼  左传  隧道  周礼  韦昭  周王室  南阳  乡遂制度 
描述:古史、特别是晋国史的研究,应有一定的意义。
论西周金文中“六__”“八__”和乡遂制度的关系
作者:楊寬  来源:考古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西周金文  屯田制  周礼  春秋时代  居民  西周时代  农业生产  西周史  师氏 
描述:代了。我认为,于先生对六自、八自設有冢司土等官,作了比較詳細的闡释,对西周史的研究是有益的。但是,就此
关于《论西周金文中六__八__和乡遂制度的关系》一文的意见
作者:于省吾  来源:考古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金文  乡遂制度  周礼  西周时代  春秋时代  师氏  春秋战国  周公  春秋时期  著作时代 
描述:渐打破了周公作《周礼》的传统说法。清毛奇龄《经问》以为
史密簋与西周乡遂制度——附论“周礼在齐”
作者:张懋鎔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西周金文  周礼  齐国军事  西周晚期  遂人  铭文  可靠性  青铜器  军队 
描述:二文,发现此铭关涉西周军制,有助于解决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西周乡遂制度,从而证实《周礼》的可靠性及其成书之早,其意义远在原估价之上.故再赘言几句,祈请海
西周官吏考核制度蠡测
作者:杨普罗  来源: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吏考核制度  《周礼》  诸侯  大夫  乡遂制度  致事  司书  天官  尚书  周公 
描述:感到战国考课制的盛行缺乏某种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这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