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的晚年“趋向于保守”说质疑
-
作者:王琦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参知政事 政治地位 庆历新政 反对者 北宋中叶 中国文学史 政治主张 免役法
-
描述:北京大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第三册在论及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时说:“他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而趋向于保守,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也有相同的说法)笔者在翻阅有关资
-
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
-
作者:曾枣庄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欧阳修 西昆体 王安石 苏轼 古文家 曲折过程 北宋 中国文学史 苏舜钦
-
描述:)、尹洙(1001—1047)、苏舜钦(1009—1048)等人,则主要反对以杨亿(974—1020)为代
-
浅说苏轼悲剧的个人因素
-
作者:卢定虎 来源: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个人因素 王安石 浅说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 虚无主义 司马光 旧党
-
描述:苏轼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那末造成这个悲别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作家的个人因素分析入手,批驳了错误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金瓶梅》·汤显祖·利玛窦·王彦泓父子——明季文学史上的文
-
作者:钟来因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王肯堂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牡丹亭 万历 中国文学史 艳体诗 董其昌 人文科学
-
描述:人文科学又通过王肯堂影响到汤显祖、王彦泓.这是治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关心的问题.
-
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
-
作者:沈伯俊 来源:今日四川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巴蜀文学 王安石 中国文学史 欧阳修 北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地方官 黄庭坚
-
描述:苏轼不朽的文学精灵
-
苏轼是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
-
作者:朱靖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司马光 惠州 中国文学史 徐州城 农田水利 岭南 发展史 封建时代
-
描述:苏轼(1037—1101),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之一,又是有宋一代才华横溢、卓越无匹的文艺大师。他的创作遗产最多,古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够与他比拟。清代理论批评家王国维把他列为中国四大名诗人之一:屈原、陶渊明、杜
-
批评家的尴尬
-
作者:梁陆涛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作家批评 人品与文品 文学作品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创作个性 批评教育 中国文学史 批评视野
-
描述:批评家的尴尬梁陆涛文学批评当然要批评作家。不过这个“批评”必须结合作家的作品来进行,也即是说要把作家真正当成“作家”去评说。离开作家的作品,把作家当作普遍意义上的“人”来评品,亦即对其“人品”作出论断,那不是也不应当是文学批评的任务,更不是文学批评家...
-
文学作品的反向引发作用
-
作者:杨济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限与无限 曹雪芹 红楼梦 王安石 周朴园 文学作品 乐观主义 古人 中国文学史 引发作用
-
描述:作用——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正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吗?于是,人反而被引发到“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积极思考之中。
-
回文诗趣话
-
作者:程钦华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菩萨蛮 回文词 诗趣 杂体诗 回文形式 中国文学史 倒读 顺读
-
描述:晋书·列女传。有一段话说:窦洒“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致现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为什么要写成倒顺皆可读呢?传说是苏意怕丈夫看不明白自己的意思,便花费了很多。C血,才把诗写成顺读倒读皆可的回文诗.从上面所载的一段话也可以推知,最早的回文诗风格是婉转纤丽的,内容则寄托了相思之情.历代的回文诗中,多有写景佳作,比如宋人刘敞的、雨后回文。就写得很美:绿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竹深啼马乱,庭暗落花残倒读为:残花落暗庭,乱鸟啼深竹.寒色砌苦青,冷光池水绿.诗中一、二句或三、四句互对,整首诗由二联组成,不管顺读和倒读,都很有韵味,这是一首典型的回文诗,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萧萧秋雨之后的庭院景色.有一种回文诗是回环交错成诗的,亦可举例略述之.从前,有一位塾师想考考自己的学生,便在黑板上写了十个字,并排列成一个圆圈,...
-
宋贤绝句发古香:评介《宋八大家绝句选》
-
作者:王之江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宋诗 唐诗 中国文学史 教授 范成大 王安石 杨万里 黄庭坚 古典文学
-
描述:仅异于唐诗而已。”可见宋诗作为唐诗的继续和发展,确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成就较突出的是绝句。作诗难,作绝句尤难。但宋人却精于此道,人才辈出,佳制众多。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是著名的诗人,他们的绝句也各具特色,千姿百态,取得的成就足以比肩唐贤。但是我们对宋诗的研究,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