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论》《齐论》与《鲁论》考述
作者:唐明贵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论》  《齐论》  《鲁论》 
描述: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著者文摘]
《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与唐明贵先生商榷
作者:乂田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论》  《齐论》  《古论》  出现  次序 
描述: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新解
作者:刘洪波 刘凡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鲁论》    孔子  仁义   
描述:“君子踰于义,小人踰于利。”一句与今本《论语》在文字上就有差异,笔者认为竹简本中此句当属《鲁论》,“踰”应理解成“超过”、“超出”的意思,这种理解是与孔子思想相符的。
从《论语》看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再探
作者:闫春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管仲  道义  功利  《鲁论》  《齐论》 
描述:《论语》中孔子关于管仲的评价或褒或贬,褒贬抵捂,令人费解。本文认为,孔子守道达变,他实际上是从道义和功利两个角度分别对管仲予以评价:一为以价值判断;一为用事实说话。
关于“贫而乐道”
作者:毛庆耆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乐”  孔子思想体系  乐道  《汉书·艺文志》  西安碑林  富而好礼  “好”  《鲁论》  物质环境 
描述:关于“贫而乐道”
《论语》漫论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今本  冉有  季氏  《礼记》  子路  二十篇 
描述:派系之分,许多儒家的经典,如《礼记》、《中庸》,都彼此有些矛盾与参差。经汉、宋到清,到“五四”,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各
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
作者:陈克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经学  史学  《柳如是别传》  敦煌写本  比较研究  惠香  陈先生  《鲁论》  新儒家 
描述:经学与史学──读陈寅恪札记陈克艰一、画鬼与画人陈寅恪先生尝自谓:“不能读先秦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三复斯言,当有深意,似不宜仅仅看作谦辞。鄙意陈先生每次这样说,都是在明确地表示一种学术态度和见解,并且都有针对性。在《刘叔雅庄子补正序》中,陈...
《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
作者:赵贞信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弟子  《鲁论》  《中庸》  “子”  《孟子》  “中庸”  子思  滕文公  矣乎 
描述:近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研究孔子的人不少。研究孔子,就不能不对于《论语》的史料价值有个看法。而《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这个问题是跟评定《论语》的史料价值有密切关系的,很应该先作一些研究。
漫谈读《论语》
作者:刘懋畴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圣人  《孟子》  《礼记》  思想史  子路  研究与批评 
描述:仅凭记忆而写出之故,或因书简断线错乱所致。我们知道,西汉时代的书,既不是“纸”,也不是“帛”,而是刻在竹简上的,大部的书就用一条线串接起来,若是线断了,书简就难免错串。《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有《齐论》、《古论》、《鲁论》的不同,前二种早已亡佚,现在流行的是《鲁论》。全书共20篇486章。内容包含甚广,涉及
儒学的地域变体一齐学
作者:刘德增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  齐学  《公羊传》  孔子  《谷梁传》  《鲁论》  《春秋》  汉书  公孙弘  武帝 
描述:了儒学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