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
地方文献 (16)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07(1)
2004(2)
2001(1)
1999(7)
1998(2)
1994(3)
1993(1)
1990(1)
1989(1)
按来源分组
浙江学刊(2)
前进论坛(1)
中国文化研究(1)
戏曲艺术(北京)(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
理论与创作(1)
天涯(1)
乡镇论坛(1)
四川戏剧(1)
抚州师专学报(1)
佳话小说散论
作者:景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清初  “才子佳人”  中国古代小说史  《金瓶梅》  爱情故事  人情小说  唐传奇  启蒙思想  《牡丹亭》 
描述: 一 明末清初,佳话小说盛极一时,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佳话小说又称才子佳人小说。“佳话”和“才子佳人”这两个词最早就出现在明末清初的这类小说中。如拼饮潜夫《春柳莺序》:“男慕女色,非才不韵;
心性之情——《红楼梦》本体辨析
作者:张重岗  来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牡丹亭》  性之情  《西厢记》  小说  《金瓶梅》  本体  曹雪芹 
描述:精神。从这两条线索,可归结出《红楼梦》的文化生命结构——心性之情。
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作者:赵世瑜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醒世姻缘传》  《金瓶梅》  家庭  男性家长  女性  风俗志  《牡丹亭》  性行为  男子 
描述: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也谈《红楼梦》的主题
作者:萧相恺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贾宝玉  大观园  《金瓶梅》  王夫人  林黛玉  宝钗  荣国府  《牡丹亭》 
描述:《红楼梦》主要写什么,或者说它的主题是什么?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还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曾对“旧红学”的一些观点作过高度概括:“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
作者:朱大可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叙事伦理  知识分子话语  《西厢记》  士大夫  四大名剧  《牡丹亭》  女性生殖器  民间话语  《金瓶梅》 
描述: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
《金瓶梅》:半部中国古代妇女苦难史
作者:余岢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古代妇女  吴月娘  潘金莲  男性社会  命运  杜丽娘  《牡丹亭》  婚姻制度 
描述:一个男子汉的心”.(第23回)的畸形性关系,以表现他们横遭性压榨的丑恶现象,抨击了女权难以伸张的社会现实.它名为“淫秽录”,实为半部中国古代妇女苦难史.因此,它是一部既有风俗史意义、又有心态史价值的“很重要的社会学文献”(荷·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第381页).全书共写了二百六十多个妇女,其中重彩浓墨所写的几个、他们不同的身世、命运、遭遇,尽管世人有种种评价,如诸淫妇乃是“世之丑婆、(氵争)婆”,《金瓶梅》是“烟粉传奇”等,可剖皮析实,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妇女的苦难,是读遍二十五史也难以体会到的.现代的年青人应不应该读、能不能读《金瓶梅》,这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随笔二则
作者:邓小秋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海盐腔  随笔  西门庆  《牡丹亭》  戏班  弋阳腔  《长生殿》  《西楼记》  《邯郸梦》 
描述:随笔二则
茅盾为青年作家开书单
作者:暂无 来源:出版史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作家  茅盾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三国演义》  《金瓶梅》  《红楼梦》  《牡丹亭》 
描述:1962年,著名作家茅盾一次曾向青年作家指出,如果要当一位优秀作家,一定要认真读我国文学名著。因此茅盾亲自开出书单:《离骚》《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牡丹亭》《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金瓶梅》。(辑)茅盾为青年作家开书单
合同的起源
作者:何山  来源: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书面合同  物物交换  商品交易  经济学教科书  质剂  郑玄注  合同制度  《金瓶梅》  《唐律疏议》 
描述:,后来获得了契约这样的法的形式”.(《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晚明纵欲主义社会思潮的历史反思
作者:成淑君 张献忠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社会思潮  纵欲主义  袁宏道  封建伦理道德  传统道德  《金瓶梅》  李贽  道德价值规范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情,极力讴歌世俗生活的享乐。二是主张摆脱一切束缚,“率性而行”,以自我心理的愉悦和满足为最高生活准则。这些思想的提出,无疑对封建传统道德价值规范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广泛地关注自身的情感欲望、心理体验等,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探索自我并积极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展示自我存在的最佳方式。这比历史上以往任何一种思潮都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总之,晚明社会思潮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在封建道德礼教束缚压抑下缺少个体生命自觉的历史长河里,如漫漫长夜里跃动的一团火花,闪烁着耀眼的光亮,因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甚至有人把它与西方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对待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我们都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给予公正客观地剖析,以使它在历史的发展坐标中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同样对晚明社会思潮也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