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中陈最良用“诗”例解
作者:李春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诗经》  《诗经》  陈最良  陈最良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塾师陈最良以诗教为女教,又用《毛诗》医病。他随心所欲地解《诗》,既是他迂腐性格的反映,也是明代诗教情理之争的反映,同时寄托了汤显祖的人文诗教情怀。
寻都 西周的诗样年华
作者:采薇 王保平 徐天进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周礼》  《诗经》  周原文化遗址  文化演变 
描述:《诗经》那个时代.周人便拥有了这样一个一去不复返的“郁郁乎文哉”的诗样年华。而无论是我们所能见证和想象的有关周人的轮廓还是细节,都耐人琢磨、让人流连……
《诗考》
作者:王京州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家《诗》  《诗经》  王应麟  学史  逸诗 
描述:王应麟《诗考》辑录韩、鲁、齐三家《诗》,《诗》异字异义及“三百篇”外逸诗,不仅是第一部三家《诗》的辑本,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体例完善,在辑佚学史上亦有筚路蓝缕的作用。
“临川四梦”引《诗》所见汤显祖“《诗》教”观
作者:戴健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诗经》  《诗》教 
描述: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为晚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之例证。
鼓吹乐起源说
作者:王珉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鼓吹乐起源  西周  秦汉年间  《诗经》  《周礼》  《尚书》 
描述:在西周时期 ,统治阶级注重礼乐制度并把音乐歌舞的表演作为祭祀天神、宗祖的重要礼仪 ,这就使得鼓吹乐这个乐种在西周朝廷施用的祭祀礼仪的音乐表演中应运而生。
新春佳节话竹笋
作者:陈新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笋  《诗经》  《周礼》  传统  冬笋   
描述: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竹笋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肴,故有无笋不成席之称。古往今来,有关吃笋的故事传说,还真不少。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成王在临终召集文武诸侯拥戴康王
“百果之宗”:梨
作者:傅维康  来源:家庭用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子  百果  《诗经》  《周礼》  发源地  马王堆 
描述:梨是很古老的果树,中国是梨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诗经》里已收载题为《甘棠》的诗篇。“甘棠”又名“棠梨”,是野生梨子。《周礼》则有采集梨果作祭祀品的记载。1972年到1974年间。考古人员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一座公元前168年汉墓里,发现有完好的梨核。
大师的荣誉与责任
作者:孟树锋  来源:陶瓷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责任  《周礼》  《诗经》  《史记》  《孟子》  《左传》  秦始皇 
描述:的又是大部队。《孟子·梁惠王下》:“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词意同于周礼。《史记·伏生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讲先秦时济南一位九十多岁的学究名伏胜,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将尚书藏在夹壁墙内而幸免于难。
经典躺着读
作者:谢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诺贝尔文学奖  《围城》  文化消费  《诗经》  纪念碑  大题小作  文学史  中国经典  战兢兢 
描述:经典躺着读谢晨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四位终身评委们,一年一度地定时定量地向我们推荐一位上榜明星。某些时候,他们也挑中了一些真正的不朽者。但经典并不是这样选举出来的,经典的筛选要复杂得多。经过无数双眼睛无数双手的拨弄,经过漫长的时光的打量,被挑拣出来的,才是...
张华《情诗》语义说略
作者:孙伯涵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义说  《古诗十九首》  《文选》李善注  《诗经》  张华  《文心雕龙》  魏晋南北朝  语义系统  《牡丹亭》  钟嵘《诗品》 
描述:张华《情诗》语义说略孙伯涵西晋诗人张华所创作的《情诗》五首,在当时诗坛是著名的诗篇。《文选》共载张华诗六首,《情诗》就占了两首①。按照萧统“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②的选裁标准,《情诗》入选,自属理所当然。不过,在钟嵘眼里,张华不是一流的诗人。《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