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象山识道、用道,足以驰骋天下
-
作者:李蕴瑚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九渊 中华书局 章句之学 《道德经》 心学体系 毛泽东 《尚书》 孙中山
-
描述:陆象山识道、用道,足以驰骋天下
-
关于动物的拉丁命名
-
作者:戴爱云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化 拉丁名 《本草纲目》 所有格 日本血吸虫 《尔雅》 名词 《诗经》 《周礼》 《尚书》
-
描述:物五大类,至明朝李时珍(十六世纪),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便列有动物约400种,分虫、鳞、介、禽、兽各部。国外如亚里斯多德,亦将动物分成有
-
中国最早的秘书——尹——关于秘书起源的新思考
-
作者:赵映诚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秘书工作 史官 起源 行政长官 秘书人员 青铜器铭文 《周礼》 《尚书》 王国维 高级秘书
-
描述:。根据青铜器铭文“尹氏受王命书(《颂鼎》)”,“王呼尹氏册命克(《克鼎》)”等记载来看,尹为掌书王命之官。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释史》中指出:“尹氏,皆《周礼》内史之职,而尹氏为其长,其职在书王命与制禄命。”他在《观堂集林·书作册诗尹氏说》中还指出:“尹氏之职,掌书王命及制禄命官,与太师同秉国政。”这说明,尹氏是秘书或秘书长。于省吾先生在《诗义解结》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尹谓尹氏,即金文中的作册尹或内史尹。系史官之长,犹近世所称的秘书长。”由此看来,尹为掌书王命的秘书人员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周代以后直接从事秘书工作的多为史官,何以“尹”能成为最早的秘书呢?
-
说“问”
-
作者:李文寿 来源:山西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 以资切磋 中华民族传统 伴随问题 《周礼》 自我暴露 《尚书》 信息时代 生而知之 信息媒介
-
描述:说「问李文寿人生在世,谁能不问?问,是人之常理,我们提倡广问、深问,不耻下问。问可解疑。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要解惑,问就在所必然。学生时代,更是舍问就不能尽其职。面对书本,面对习题,面对生活,疑惑如恶虎,如荆棘,如五里雾海。怎么办...
-
《简论汉代以来〈诗经〉学中的误解》质疑——与张岩同志商榷
-
作者:三桂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典籍 上古时期 《诗经》 《尚书》 中国古典诗歌 《周礼》 《诗》 《左传》 《毛诗序》 无穷
-
描述:的态度和周密、细致的研究。《诗经》正是这样一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著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还因其自身的无穷魅力和
-
《王国维全集·书信》校证
-
作者:姚淦铭 来源:铁道师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书信 《周礼》 书名号 《十三经注疏》 文献研究 罗振玉 《尚书》 标点 疏误
-
描述:出部分,分条陈述如下。
-
论经学的历史发展
-
作者:崔大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学术特色 《左传》 《春秋》 《尚书》 今古文 《周礼》 《五经正义》 《公羊传》 《清代学术概论》
-
描述:本文依据经学内容和方法的倾向或特色的不同,将经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汉学、宋学和清学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各个阶段所包含的历史时期、基本的学术特色及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学派特色,展示了经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
辨伪史略
-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书 《尚书》 窗户 帽子 文化 伪书 《周礼》 《毛诗》 诸子百家 《论语》
-
描述:还没发明出这样那样的“帽子”,不然我想也不会有那么些人(扌通)窗户纸。
-
谈古代诗文的用典
-
作者:朱安义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文 典故词 王安石 李商隐 《诗经》 《尚书》 汉文帝 嗟来之食 文心雕龙 辛弃疾
-
描述:谈古代诗文的用典朱安义古人写诗作文往往喜欢援引前人的事迹或摘取古代典籍中的词句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典故,简称为用典.刘勰《文心雕龙·事类》说:“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中的“据事”和“援古”,指的就是诗文创作中的用典.用典是作家在写...
-
殷代“德方”说
-
作者:刘桓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狩 甲骨卜辞 《史记·夏本纪》 殷代 殷墟卜辞 《周礼》 同律度量衡 《尚书》 《说文》 诸侯
-
描述:殷代“德方”说刘桓一《书·尧典》载:“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关于这段文字的句逗和意思,前人曾有不同说法。兹依孔颖达《尚书正义》引郑玄注:“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①,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为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