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对上市商品的管理
-
作者:孙谷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上市商品 《周礼正义》 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禁物 《周官》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儒家经典 货物种类
-
描述:《周礼》对上市商品的管理孙谷《周礼》又称《周官》或《周官经》。它是辑录古代官制的一部儒家经典文献。有谓《周礼》是周公所作,记载的是西周体制。有谓“周”是周遍、周备的意思,《周礼》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官制汇编。 ̄①众说纷歧,褒贬各异。南宋大儒胡宏斥之为沉滥...
-
《札迻》标点商榷
-
作者:汪少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尹文子 《庄子》 标点 《十三经注疏》 《周礼正义》 《史记》 《礼记》 稷下先生 中华书局 《尔雅·释诂》
-
描述:《札迻》标点商榷汪少华《札》是晚清著名学者孙让的校勘、训诂名著。1989年,中华书局和齐鲁书社相继出版了《札》点校本。两家点校皆精审,足见点校者功力之深湛。然而《札》涉及典籍繁多,标点中偶有失误,在所不免。兹就其小疵微瑕,商榷如下,谨供重印时参考。(...
-
“当”非“当子”、“档子”辨
-
作者:王荣声 王玉声 来源:档案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现代汉语 二十五史 古代文书 《档案学研究》 《周礼正义》 《经传释词》 《万有文库》 文化交流 复音化
-
描述:“当”非“当子”、“档子”辨王荣声王玉声侯传学在1994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档案名义考析》一文中,根据《周礼》郑注:“贰之者,写副当以授六官”的记载,释“当”为我国古代对文书的通称,并认为:“称正副本为‘当’是取‘当’的对偶义。称文书为‘当’不仅...
-
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
-
作者:陈建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法》 春秋时期 《周礼》 军赋 《十三经注疏》 《周礼正义》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传读》 公元年 五人制
-
描述: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香港〕陈建在春秋时代,不论在政治或战争上均出现了莫大的变化,而记载当时局势变动的可靠史料,则当推《左传》、《国语》等被汉人奉为经书的几部史籍。可是各书记载春秋时代的制度和史事,却时有分歧以至于矛盾,然则面对此等紊乱的材料...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八)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周礼正义》 疏误 例析 三礼 孙诒让 郑玄注 析言 授职 公牛
-
描述: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七)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疏误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疏误 例析 布巾 《周礼正义》 祭器 尊彝 宗庙 画布
-
描述:《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请读一段经
-
作者:王得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男女有别 变革者 “创造性转化” 《圣经》 孔夫子 十三经 儒家 《周礼正义》 汉民族
-
描述:一 我汉民族历史悠久,而且有经。五经、九经、十三经。不似《圣经》,有如《圣经》。然而,我们的经,在我国思想和学说鼎盛时期还没有这样吓人的头衔;把本来和诸子平起平坐的某些著作抬高到神圣的"经"的地位是后来的事;而且愈来愈多。幸而止于十三而已矣。--凡事总有一个尽头。
-
“扬州”实为“越州”
-
作者:刘立人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 王念孙 越州 原始先民 读书杂志 江淮流域 《禹贡》 长江中下游 《尚书·禹贡》 《周礼正义》
-
描述:“扬州”实为“越州”刘立人关于扬州之得名,古今聚讼纷坛。通常有三说:一说,与杨树有关。隋以前,“扬州”作“杨州”。清代朴学大师高邮王念孙对此曾作详细考证,指出:“今书传中杨州字皆改从手旁,唯汉魏碑从木,人不能改,故至今尚存。”于此,“足正唐以后历代相...
-
论经学之训诂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周礼》 儒家经典 训诂 《周礼正义》 训释 孙诒让 郑玄注 《禹贡》 《尚书正义》
-
描述:论经学之训诂崔大华顾炎武在《述古》诗中咏道:“六艺之所传,训诂为之祖”(《顾亭林诗文全集》卷四)。可以说,传统经学最明显的学术特色就是训诂。就训诂的现代的语言学意义上界定来说,“训诂”是“以语言解释语言”。①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学之“训诂”,意义比较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