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牛斗”非彼“牛斗”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天文学 二十八宿 牵牛星 北斗星 《拾遗记》 《周礼》 春秋时期 历史背景 通同作弊 天鹰座
-
描述:此“牛斗”非彼“牛斗”气冲牛斗源于晋代一个关于宝剑的传说,流传较广。南朝刘宋时雷次宗的《豫章记》记载:“吴未亡,恒有紫气见于牛斗之间,占者以为吴方兴,唯张华以为不然,及平,此气愈明。”张与“妙达纬象”的雷焕(孔章)商讨,知此异气“是宝物之精,上彻于天...
-
“帐簿”探源
-
作者:郑家驹 来源:会计之友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帐簿 《周礼》 南北朝 会计报告 专用名称 历史文献 古今图书集成 事项记录 “要” 新唐书
-
描述:会”之称.据《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注》:“要者,簿书也.”又《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听出入以要会.”《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月计为要,岁计曰会.”可见在周代,人们对帐簿的专业称呼是“要”或“要会”.到了春秋时,是用“计”作为帐簿和会计报告之称.《淮南子·人间》:“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官.”这里的“计”就是指帐簿,“上计”是上送帐簿的意思.战国时,还出现以“籍”和“籍书”作为帐簿的名称.
-
秦汉三公制度渊源论
-
作者:卜宪群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公制 《周礼》 御史大夫 《左传》 秦汉 儒家学说 西汉后期 太尉 丞相 渊源
-
描述:秦汉三公制度渊源论卜宪群秦汉以降的三公制是较为明确的,但秦汉及以上的三公制度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把太师、太傅、太保,或司徒、司马、司空视为三公。班固的说法与汉儒的解释基本一致。但是,秦汉人又常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
-
我国古代的档案保密
-
作者:李正宁 来源:山东档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保密 甲骨档案 我国古代 措施制度 法规体系 档案事业 官文书 明清时期 合肥联合大学 《周礼》
-
描述:“保密”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形成了相应的档案保密的措施制度和法规体系,这是我国档案事业一份珍贵
-
四季烹调——春之美味
-
作者:朱建平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味品 大虾仁 《周礼》 五味调和 胡椒粉 《礼记》 调料 芥末酱 传统观点 原料
-
描述: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来适当调整菜肴的风味和调味品的比例。
-
试论《周礼》的环境保护意识
-
作者:田龄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环境保护 中国 古代 生态环境 地貌 生命 典章制度 自然资源 环保机构
-
描述:试论《周礼》的环境保护意识
-
为官清廉是美德
-
作者:解孟玉 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官清廉 消极腐败现象 光照人间 《周礼》 彪炳史册 法律范围 从胜利走向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家 “廉” 毛泽东
-
描述:人间。
-
茶文化中的煎茶学问与茶具讲究
-
作者:王定隆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煎茶 茶具 王安石 《红楼梦》 营养价值 《诗经》 《周礼》 肥沃的土壤 中国历史
-
描述:之官,《诗经》中也有“采茶薪樗”和“予所捋茶”的诗句,可见我国饮茶历史已逾2000年之久。西汉王褒在《僮约》里说:“烹茶尽具,铺已盖藏”,又记有“武阳买茶”的内容,这说明当时四川不仅已有饮茶习惯,而且茶叶作为一种
-
《说文解字》是两汉政治斗争的产物
-
作者:暴拯群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文经学 《说文解字》 政治斗争 《说文》 古文经学 今文学派 《春秋公羊传》 许慎 《周礼》 《古文尚书》
-
描述:的特点,确立了以形索义的词义分析方法,总结出小篆构形的总体规律,描写出小篆构形的完整系统。它的意义和作用,已超出字典。许慎著《说文》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编篆一部字典,而是由于汉代政治斗争的需要。
-
中国古代是怎样考核官员的
-
作者:司马昕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缘关系 郡县制 《周礼》 诸侯 政府官员 中国古代 周王朝 大夫 军事 制度
-
描述:军事方面的,财政则是独立的。天子、诸侯、 大夫各有自己的土地,叫"公田"。"公田"的收入除提取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