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井田制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
作者:文津  来源:中国土地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制  《周礼》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赋税  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制度  道路系统  古文献  相地而衰征  有效管理 
描述: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土地王有制度的兴起,出现了代表王朝对王有土地的管理,即《周礼》六官或称六卿中的地官司徒及其所属官员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同时,还出现了对王有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井田制。按照古文字的考释和古文...
螃蟹与历代诗词
作者:李春碧 李洪泽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螃蟹  中华绒蟹  《周礼》  安徽巢湖  阳澄湖  唐彦谦  洪泽湖  史籍记载  大闸蟹  显著特征 
描述:巢湖和山东微山湖的湖蟹,其最著名的是江苏澄阳湖的清水蟹(又称大闸蟹)和洪泽湖的中华绒蟹,等等。螃蟹与海参、鲍鱼被誉为水产“三珍”,我国历代不少文人墨客对它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华丽的诗篇。横行,是螃蟹的显著特征。“斜风细雨满江湖,带甲横行有几多?”无“蟹”
“取”字形义小议
作者:周国瑞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形义  小议  耳朵  文言散文  活叶  《说文解字》  《周礼》  文意  左传  付会长 
描述:《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这句中的“获则取之”,《中华活叶文选》(二)P135注为“可能捉住的就抓过来”,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续编)》译文是“只要捉得到就要捉住他”。很明显,都把“获”和“取”训为“捉取”、“抓获”了。如此,则前后文意稍感重复,似嫌窒碍。
《说文》所训壴、鼓、鼓、三篆辨析
作者:姚炳祺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  阴阳五行学说  声训  《周礼》  礼乐  商代铜器  《说文释例》  古文字  文化内涵 
描述:《说文》所训壴、鼓、鼓、三篆辨析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作者:傅举有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族  民族风格  《周礼》  乐器  百越  文化生活  国语  郑注  史书  悬棺葬 
描述: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也论孔子以“六艺”教——与刘秉果先生商榷
作者:李洪岩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体育史  司马迁  诗书礼乐  《论语》  《孔子世家》  《周礼》  “礼”  通六艺  明清 
描述:刘秉果先生写的体育史方面的文章给我很多启发,但读了刘先生两篇有关孔子以六艺教的文章后,觉得其中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提出来请刘先生指教。
略论西周的选士制度
作者:乔卫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选士制度  诸侯  卿大夫  贡士  《周礼》  国学  乡学  庶民  郑玄注  文王 
描述:·立政》记载:商汤以夏代“三宅”法为基础,
玉器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宣炳善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昆仑山  玉器  《天工开物》  《古今图书集成》  于阗  玉石之路  和田玉  《中国科学技术史》  《周礼》 
描述:中国、墨西哥、新西兰是世界上三个以玉器制作闻名的国家,中国的玉器则强烈地体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中说:“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最优质的玉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部山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阗、和田。和...
先秦诉讼法考略
作者:李衡梅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诉讼法  考略  司寇  神判法  邓析  封诊式  郑注  陪审制度  公开审判 
描述:的邦训,其文化的传统纵今日非尽可因袭,而其精神,虽在今日尚有值得发扬而光大者,予以为尚不少”。列宁指
《周礼》
作者:李鄂荣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冬官  官司  仆人  云者  地图  矿厂  周公旦  锡石  开采矿产 
描述:》一书既记载了周代的典章制度,百官职责,又记载了各种手工业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