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兼论连坐法和法家“以吏为师
-
作者:杨玲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 《周礼》 连坐法 乡遂制度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吏师制度
-
描述:连坐法是先秦法家严刑重刑的标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其文化专制的标志,它们的形成与《周礼》关系密切。《周礼》的乡遂制度为连坐法的形成提供了模式,而担负着国家政令传播职责的吏师制度则是法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文化专制的蓝本。
-
我国古代最早的信用机构
-
作者:智民 来源:金融信息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机构 还款期限 混合机构 《周礼》 古籍 用途
-
描述:我国古籍《周礼》中载有“地方泉府”。“泉府”是一个既管国家财税,又为民间办理赊贷的财政与信用混合机构。其赊贷期限因用途而异,如为祭祀而借钱,还款期限为10天;如为办丧事而借钱,期限最长可达3个月。从其办理赊贷讲,这个“泉府”可算是
-
《礼记》、《周礼》所载尊长养老礼仪与制度
-
作者:周斌 来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长 养老 礼仪 制度 《礼记》 《周礼》 西周
-
描述::《周礼》与《礼记》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旨在尊老的养老礼、乡饮酒礼、射礼 ,也记载了政府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解决老人们日常生活困难的诸多政策。西周的尊老养老礼仪与制度是中华民族尊老养老文化的源头
-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
-
作者:彭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礼学 治国方案 中国 国家典制 思想内容
-
描述: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作者佚名。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
-
八辟
-
作者:暂无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违法犯罪 奴隶主 刑罚 《周礼》 特权 功勋
-
描述:《周礼》关于奴隶主贵 族中的8种人违法犯罪时, 享有减免刑罚的特权的规 定。《周礼·秩官·小司 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 罚。"辟,即法。八辟指议亲 (皇亲国戚)之辟,议故(皇帝 故交旧友)之辟,议贤(有大 德行的人)之辟,议能(有大 才能的人)之辟,议功(有大 功勋的人)之辟,议贵(高官
-
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
作者:孙庆伟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 相关 《周礼》 文献材料 玉器 考古
-
描述:西周玉圭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
-
“国是”与“国事”
-
作者:一丁 来源:湖北造纸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序》 国事访问 《周礼》 楚庄王 书面语言 刘向
-
描述:“国是”和“国事”两个词不时在报上出现,例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等。这个词意义相近实有差别。“国是”,指国家大计,出自刘向《新序》:“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
-
菊花的象征意义
-
作者:周雪霏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意义 菊花 中国古代文人 《周礼》 战国时期 黄华
-
描述: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菊花见于典籍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
-
名与利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新理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为举止 《周礼》 中国古代 衣食住行 丧葬礼仪 等级制 官爵
-
描述:有名者不可图利,有利者谋名亦难免有风险。个中得失道理尽管如此明白,有些人还是免不了煞费苦心追逐名利
-
破译《周礼》测量经纬度和晋·裴秀测绘地形图之秘
-
作者:柳志青 柳翔 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经纬度 测绘地形图 测量 破译 春秋战国
-
描述: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 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