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饮酒礼探微
-
作者:姚伟钧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酒礼 《说文解字》 《周礼·地官》 宗法制度 《左传》 老年人 蜡祭 嫡长子继承 饮食礼俗 段玉裁
-
描述:乡饮酒礼是周代盛行一时的饮食礼仪。由于古代文献对这种礼仪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的记载十分简略,后人对此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从古至今许多经学家对此均含混其词,不甚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乡饮酒礼的探讨,为中国饮食礼俗理出一个头绪来。一、何谓“乡”与...
-
浅谈方志的地理学价值
-
作者:马村杨 潘玉君 马黎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中国方志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学价值 地理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学 《周礼·地官》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学 地理志
-
描述:,研究方志的渊源与发展,地理学价值,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具有意义。 一、方志的渊源和发展概述 方志之名称始于《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而后编修志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区分方志的发展为三个阶段:地记阶段、图经阶段和方志阶段。根据体例,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可谓开方志之先河。后者又是现存最早以“志”命名的志书,有巴、汉中、蜀、南中等志,凡十二篇。最早以“志”为名的,当属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全书三个部分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蓄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该志开创了疆域地理志和沿革
-
·谈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
作者:张德全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代画像砖 汉代社会 四川 新都 《周礼·地官》 文化区 历史地位 桑树 题材广泛 秦汉时期
-
描述:四川古为巴蜀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秦汉时已属于古代中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为汉代画像砖存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画像砖是营造墓葬的砖雕饰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生动反
-
周朝的婚姻制度
-
作者:刘祥成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朝 婚姻制度 婚姻介绍所 官府 自由恋爱 礼记 会男女 女相 统治者 《周礼·地官》
-
描述: 在《周礼·地官》中,对于周朝(公元前1066年到公元前403年)的婚姻制度有这样一段记载: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
-
水与居住文化
-
作者:丁俊清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住文化 山水画 理水 我国古代 风水学 古代居住文化 居住建筑 士大夫 《周礼·地官》 自然灾害防御
-
描述:水与居住文化
-
《九歌》与黔中傩文化再探
-
作者:黄永堂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歌》 傩文化 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 黔中 《周礼·地官》 《归藏》 王国维 少司命 大司命
-
描述:《九歌》与黔中傩文化再探
-
“嘉礼”考释
-
作者:何坦野 来源: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音乐 祭礼 《周礼·地官》 《山海经》 《战国策》 最高级 “喜” 人与天调 礼仪
-
描述:“嘉礼”考释
-
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
-
作者:丁振芳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词义 “相” 《说文解字》 词义引申 最小的儿子 《送杨少尹序》 引申义 《周礼·地官》 郑玄注 《续资治通鉴》
-
描述:浅析汉语词义的引申丁振芳词在产生之初一般是单义的,但它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读音、意义以及记录它的符号文字,都在不断地变化。词义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引申”,如“头”的本义指人的脑袋,引申而指一切动物的脑袋,再引申而指物体的端部等。词由本义引...
-
试析《诗经》“淫诗”、“淫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作者:郑群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淫诗” 会男女 《周礼·地官》 试析 《诗经·国风》 男女恋情 婚姻形式 女性 上巳节
-
描述:试析《诗经》“淫诗”、“淫女”产生的社会背景
-
汉画中二龙交尾图略释
-
作者:李建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画 汉代画像砖 西王母 《周礼·地官》 汉代画像石 伏羲女娲 封建宗法制 《史记·天官书》 《毛传》 生殖
-
描述:汉画中二龙交尾图略释李建从全国各地已出版的汉代画像石、砖图册和已发表的汉画像石、砖墓的发掘报告来看,二龙交尾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它们在墓葬中有着固定位置,一般被安置于墓门楣上,也有少量配置于墓门柱上或其它部位。其画面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左右二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