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兵法》的文化价值
-
作者:仝晰纲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兵法》 《司马法》 《周礼》 文化价值 军赋 《汉书·刑法志》 军队 《左传》 春秋时期 大司马
-
描述:下既平,天于大恺,春艹鬼秋,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艹鬼,指寻找、搜集;,指秋天打猎。所谓春艹鬼秋是指国君在春秋两季以围猎形式操练士兵和检阅军队的仪式,以这种形式表明不忘备战,实际上是表明国君拥有兵权的一种礼仪。《周礼·大司马》对这一仪式讲的更加细致:“中春教振旅……遂以艹鬼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阵……遂以田曰如艹鬼田之法,罗弊、致禽以祀防。”二者所言,大致相似,都是指国君校阅军队的仪式。其二,关于出师、誓师。出师时要举行祭社、造庙仪式。《司马法·仁本》:“兴甲兵以讨不义,巡守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遍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
-
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
-
作者:连劭名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事行动 历组卜辞 宾组卜辞 殷墟卜辞 诅楚文 《周礼 《司马法》 青铜器铭文 上甲 古文字研究
-
描述: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香港)连劭名商代出现敌方侵扰的情况,首先要告于神灵,乞请佑助。历组卜辞中有:《合》33054:□□,贞其卯于示。乙巳,贞于父丁告,牛。乙[巳,贞]方出,[其告]于大甲、祖[乙]羊。历组中又有因召方(又作刀方)可能入侵而告于“父丁”...
-
《司马法》:我国军事法典的鼻祖
-
作者:田旭东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法》 司马穰苴 《司马兵法》 军礼 军事 军法 法典 《孙子兵法》 《周礼》 《汉书·艺文志》
-
描述:《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兵学典籍,亦称《司马兵法》。《汉书·艺文志》又称之为《军礼司马法》,列在《六艺略》的“礼”类,而不象其他如《吴孙子》(今《孙子兵法》)、《齐孙子》、(今《孙膑兵法》)那样被列在《兵书略》之中。据《史记·司马穰...
-
西周春秋军事制度的两个问题
-
作者:徐鸿修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法》 西周春秋 军事制度 《孙子兵法》 诸侯国 军队 《国语》 《周礼》 《左传》 西周时代
-
描述:西周时期,诸候不分内外和爵位高低,均有权建立军队,且卿大夫也有自己的世族武装,因之形成宗族等级制下王室、公室、家室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诸侯有卿无军”之说,不过是《国语》作者理想的制度。西周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其攻车的实战编制为30人;大约至战国初期,其实战编制扩展为75人。
-
“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
-
作者:刘庆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学 文人士大夫 《孙子》 《武经七书》 兵书 《司马法》 军事斗争 武经总要 王安石 永嘉学派
-
描述:“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刘庆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文人论兵之事,但总的说来,兵学论坛还是被统兵将帅们长期占领着。其间一个重要原因是文人士大夫们大多自觉缺少军旅阅历,于朴刀杆棒、军阵沙场之事不甚了了,不如讲经赋诗来得容易。而像孙武、吴起、曹操这些名将,...
-
晋军“崇卒之阵”释义
-
作者:陈建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法》 《左传》 《春秋左传注》 《周礼正义》 “两” 《周礼》 中国军事史 军赋 孔颖达 军事制度
-
描述:晋军“崇卒之阵”释义陈建樑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春秋战国,固然为战乱纷仍、诸侯力征的年代,可是从战争发展的模式看来,春秋与战国的战争方式实际上是有差别的,除战后规模越加庞大以外,其最大的不同,当是步兵地位的兴起。综观春秋242年之中,列国交兵多以车战为主...
-
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
-
作者:陈建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法》 春秋时期 《周礼》 军赋 《十三经注疏》 《周礼正义》 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传读》 公元年 五人制
-
描述:春秋时期两种军赋性质的检讨〔香港〕陈建在春秋时代,不论在政治或战争上均出现了莫大的变化,而记载当时局势变动的可靠史料,则当推《左传》、《国语》等被汉人奉为经书的几部史籍。可是各书记载春秋时代的制度和史事,却时有分歧以至于矛盾,然则面对此等紊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