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剃须是“耐”刑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初中生适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人 《说文解字》 《周礼》 “而” 会意字 “之”
-
描述:是胡须。
-
“失之公允”应是正确的
-
作者:李涛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 词语搭配 为动 古代汉语 “那” “失” 代词 贬义词 褒义 汉语学习
-
描述:能跟含贬义的词语搭配而不能跟含褒义的词语搭配”,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失之交臂”、“失之东隅”、“失之毫厘”这类词语,其中的“交臂”、“东隅”、“毫厘”是否也是贬义词呢?显然不是,起码它们是中性的。 首先,“失”字是作为动词并且作为及物动词来解释的,它的意义应是“失掉”、“有损”,而不是名词“过失”,如果是“过失”,那么“之”应为动词,且要支配后面的“公允”、“详实”一类,否则前后的名词是搭配不上的。 其次,“之”,作者认为是动词性的,译为“在于”,但在古代汉语中,“之”字
-
《伤仲永》浅析
-
作者:陈登亿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临川 书具 “之” 特权阶级 改官 公元 荆国 邑人 中小地主
-
描述:观上也使人民得到一些好处。新法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等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坚决反对新法,排挤打击王安石。王安石最后被迫辞职,于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死在南京。
-
《容斋随笔》训诂摭拾
-
作者:于平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容斋随笔》 方言俗语 训诂 王安石 笔记体 “之” 董仲舒 “变” 吕氏春秋 学术价值
-
描述:倾注心血地去完成一部笔记体著作。这些著作或记录历史琐闻,讲解典章制度;或考据辨证经书章句文字,其间汇集了大量重要的训诂资料。后世学者多所取资。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笔记体著作。
-
关于“先生”的两点补充
-
作者:胡渐逵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南方言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追根溯源 “之” 口语 杨树达 史记 可简化 简化为
-
描述:关于“先生”的两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