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0)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3(1)
2012(1)
2009(1)
2002(1)
1997(1)
19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铀矿地质(2)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
国土资源遥感(1)
相山铀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浅析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冯必达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场  地质组合模式 
描述:地面伽玛偏高场、航空伽玛能谱铀高值晕对应,这是断裂构造、岩石接触界面控制矿床产出的标志。根据区域标志提出了矿田“五位一体”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地质组合模式,深入讨论这一模式和应用这些标志对于建立矿田成矿模型、找矿模式、指导区域找矿、寻找隐伏矿床和富矿部位是有一定意义的。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作者: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构造带  铀矿化作用  相山铀矿田 
描述: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