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山河元背铀矿床近外围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
作者:龙期华 何丹丹 胡茂梅 韩圆圆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面伽玛能谱 土壤天然热释光 方法组合 深部铀矿化 相山
-
描述:受南北向苦命山-小陂断裂带控制的铀矿带,表明这两种方法组合可以较好地提供深部铀矿化信息,是该地区寻找隐伏铀矿体的一种有效的勘查方法组合.
-
重力资料深层次处理在研究相山矿田基底特征中的应用
-
作者:龙期华 冯必达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重力资料深层次处理在研究相山矿田基底特征中的应用
-
遥感,重力资料在相山盆地铀控矿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
作者:魏祥荣 龙期华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 遥感 地面重力 地面重力 铀成矿 铀成矿
-
描述: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作了深层次探讨。
-
相山盆地基底形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探讨
-
作者:龙期华 刘庆成 来源: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盆地 相山盆地 重力 重力 正反演计算 正反演计算 基底 基底 铀矿化 铀矿化
-
描述:通过对相山盆地大比例尺重力资料的正反演计算,对相山盆地基底埋深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相山盆地基底的起伏形态与铀矿化关系,认为相山盆地基底形态间的差异,是造成区内铀矿化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基底隆起区边缘附近或基底形态变异部位是铀矿化的有利部位,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
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作者:邵飞 许健俊 何晓梅 何丹丹 刘春月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REE REE 铀矿床 铀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 铀成矿作用 铀成矿作用 山南矿区 山南矿区
-
描述:物。火山岩系围岩及矿石Eu亏损明显,结合稀土组分比值特征及岩、矿石轻、中、重稀土三角图解和LREE/HREE-(Eu/∑REE)×100图解特征,表明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结晶作用,U及REE富集于岩浆期后热液,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矿区火山岩系成岩事件与铀成矿事件均是受制于火山岩浆活动的地质事件。成矿流体富含F,Cl,CO2等挥发分,在还原环境下成矿物质卸载,成矿温度可能不大于250℃,富矿石成因更为复杂,可能经历了多期次成矿叠加。
-
相山铀矿田三维地质新认识
-
作者:林子瑜 李子颖 龙期华 张士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火山盆地 铀矿 三维地质
-
描述:山火山岩盖层底界面呈现北东向隆坳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4)提出了"GM线"(重、磁反演界面交线)这一概
-
相山火山盆地磁性结构分布特征
-
作者:马洪涛 黄临平 龙期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盆地 相山盆地 反演计算 反演计算 磁性结构 磁性结构
-
描述:0m;东南面磁性界面变化相对较平缓,磁性岩体的埋深均大于800m;盆地中有多个岩浆通道,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盆地西南侧、南侧以及东侧,这可能是导致北西侧铀富集成矿好于这些部位的主要原因,受构造影响,盆地中部及西北部,磁性基底呈块状分布。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
作者: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 石构造带 铀矿化作用 相山铀矿田
-
描述: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
-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作者:邵飞 陈晓明 徐恒力 唐湘生 邹茂卿 胡茂梅 何晓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铀源 铀源 相山矿田 相山矿田
-
描述:源到汇之间的物质转移。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铀向气液转移,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期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也促使了基底片岩、流纹英安岩中的部分铀进入成矿溶液。
-
相山西部河元背地区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探讨
-
作者:胡茂梅 邵飞 张鸿 何晓梅 高玉芝 肖光禄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元背地区 河元背地区 苦命山小陂断裂带 苦命山小陂断裂带 南北向矿带 南北向矿带 深部找矿方向 深部找矿方向
-
描述:矿带,提出了南北向构造控矿模式。利用地质勘查及矿山开采资料,结合潜力评价、铀矿普查找矿勘查成果,重点阐述了区内控矿因素,特别是南北向断裂带的控矿作用,总结控矿规律,探讨其深部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