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
图书(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1(1)
2010(6)
2003(1)
2000(1)
1994(1)
1993(1)
1990(1)
1987(1)
1983(1)
按来源分组
大江周刊(焦点)(5)
剧本(2)
抚州师专学报(2)
其它(2)
江西教育(1)
星火(1)
中国戏剧(1)
戏曲研究(1)
江西人民出版社(1)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浓缩出精华:黄文锡谈新编赣剧《临川四梦》剧本
作者:黄文锡 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精华  精华  南柯记  南柯记  新编  新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浓缩  浓缩  观众  观众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剧目  剧目 
描述:南昌大学为了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这次特别推出了新编赣剧《临川四梦》,当我接受剧本改编任务时,深感责任重大。汤显祖自创作《临川四梦》以来,"四梦"一直都是按照四个不同剧目来演的,而把《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还魂记》四个剧目,浓缩成
江西的汤显祖,世界的汤显祖: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教授谈弘扬赣
作者: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  大学校长  大学校长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  江西  江西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  大学生  大学生 
描述:编剧黄文锡编排的新编赣剧《临川四梦》的精彩炫放,也是汤翁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赣剧领军人物陈俐
作者: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中国戏剧  江西省  汤显祖  获得者  南昌大学  中国戏曲  梅花奖  牡丹亭  演出 
描述:22岁成为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最年轻的获得者;31岁获得文化部最高表演奖"文华奖";2009年她被评为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女演员,使赣剧蜚声海内外,引起国际戏剧界的瞩目。三次逾越,让她成为赣剧的标签与领军人物;也让她与赣剧缠绕在一起,相知相依、不离不弃……
呼唤江西的白先勇
作者: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江西  牡丹亭  汤显祖  宜黄腔  戏剧  昆剧  弋阳腔  艺术家  创作 
描述:面对如火如荼的青春版《牡丹亭》热,我们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愧疚。欣慰的是,汤显祖费尽心血创作的《牡丹亭》,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展示其无穷的艺术魅力,风靡全国乃至全球,这也是我们江西的骄傲。我们有理由为江西产生了汤显祖这样的艺术大师而感到自豪;但愧疚的是,《牡丹亭》不是由我
临川四梦
作者:黄文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篇小说  中国  现代  选集  传奇小说  中国  现代  选集 
描述:临川四梦
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
作者:黄文锡  来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故乡临川是江西抚州市,去年10月,正值他诞生460周年之际,第一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当地隆重揭幕,首场演出便是"临川版采茶戏"《牡
杜丽娘性格发展上下篇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性格发展  惊梦  寻梦  “情”  柳梦梅  老夫人  断尾  女孩儿 
描述:后。”①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云:“汤氏用笔最为有力的地方,实为杜丽娘如何病死,又如何还魂。”徐朔方在《汤
《紫钗记》和《荆钗记》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和《荆钗记》  《紫钗记》和《荆钗记》  相类  相类  借鉴  借鉴  创造  创造 
描述:汤显祖创作《紫钗记》,对前人剧作《荆钗记》作了多方面的借鉴,尤在构成全剧矛盾冲突的焦点人物的设置上,《荆》剧拍出了万俟宰相,《紫》剧则推出了权力相当的卢太尉,二者在逼赘的手法及遵奉“富易交,贵易妻”的信条方面,有着广泛的相类之处.但汤显祖并未以借鉴代替创造,而是在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借鉴.
汤显祖:旷代情圣
作者:黄文锡  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传记  传记 
描述:汤显祖:旷代情圣
突破传统启先河:论“临川四梦”的人物塑造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人物性格  二重组合 
描述:美恶并举”,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实际上率先对传统格局发起冲击并开其先河的,正是“临川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