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1998
(1)
1995
(2)
按来源分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语文建设
(1)
相关搜索词
孔颖达
原始构形
万物有灵
首页
>
根据【作者:雷汉卿】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牺牲”的文化来源
作者:
雷汉卿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来源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孔颖达
词义引申
上古汉语
礼记·檀弓
孔安国传
烹调加工
《周礼
描述:
“牺牲”的文化来源雷汉卿在现代汉语中,“牺牲”的意思是“舍弃”,又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然而在古代汉语中,其含义却和现在大不相同。在上古汉语中,“牺牲”有析言、统言之别。析言之,古人将用于祭祀的纯色牛羊犬鸡等牲畜叫做“牺”,把未经伤害而身体完好的上...
“禮”字原始探微
作者:
雷汉卿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形义来源
《说文》
文化史
饮食器皿
原始构形
说文解字
裘锡圭
乐器名称
《周礼》
描述:
作者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字的形义来源作了新的探讨。认为字原始构形中所从之(鼓)初为饮食器而非乐器。用食器盛玉事奉鬼神以求福佑,即《说文》所说的“事神致福”。
说“示”
作者:
雷汉卿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符号化处理
“象”
少数民族宗教
《周礼
甲骨文
语言哲学
引伸义
万物有灵
江苏连云港
词源义
描述: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类学、考古学资料,用文化观点揭示《说文》“示”字说解所包含的语言哲学观点,分析“示”字构形取象之理,力求从文字演变角度说明神主由旷野进入庙堂的历程。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