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的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
-
作者:赵光贤 彭林 来源:文献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成书年代 阴阳五行 主体思想 吕氏春秋 中医五行 思想体系 秦汉之际 理财思想 西周
-
描述:一、《周礼》成书年代研究的方法问题《周礼》真伪及其成书年代问题,是学术史上的一大悬案。自刘歆指为周公之典以后,信之者固多,疑之者更是代有其人,或以为西周之制,或以为六国阴谋之书,或以为作于秦汉之际,或以为刘歆所伪造,前后相去一千余年,至今犹聚讼不决,疑者自疑,信者自信。
-
0628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作者:彭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0628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作者:彭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
描述:《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
-
《周礼》成书于汉初说
-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汉初 吕氏春秋 荀子 儒家思想 学术史 法家思想 董仲舒 中央集权 周公
-
描述:分职官或若干制度而研究立论,缺乏统贯全书的研究,尤其是缺乏统贯全书思想脉络的研究。因此,近代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到《周礼》一
-
《周礼》理财思想二题
-
作者:彭林 来源: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国思想 周礼 国民经济 山泽 官府 春秋战国时期 富国强兵 国家控制 赋税 经济实力
-
描述:来有两大类: 第一类主先富民、再富国,只有人民富了,国家才会富。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说法。为了达到富民的目的,
-
丁茶山与《周礼》
-
作者:彭林 来源:北京图书馆馆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玄 “三礼” 王安石 成书年代 周公 致太平 大司乐 著作时代 大司马
-
描述:罪,谪居于长髻、康津,
-
论《周礼》三公与六卿之制
-
作者:彭林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周礼》三公与六卿之制
-
论《周礼》的三公与六卿之制
-
作者:彭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公 六卿 司寇 三老 司马 《左传》 周公 王子 召公
-
描述: 在《周礼》的政权构架中。爵秩最高的是三公以及六卿:《春宫·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因此,他们在礼仪场合中尊于百官。在汉儒心目中,三公、六卿之制是西周的王制,《周礼》的布局,显然是与之合拍的。但是,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王制,本无其实。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
-
作者:彭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礼学 治国方案 中国 国家典制 思想内容
-
描述: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作者佚名。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
-
《周礼》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传统思想 本质区别 儒家 中央与地方 礼乐 孟子 制度
-
描述:调,因此,它采用了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于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