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0
(1)
1998
(1)
按来源分组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1)
蒲松龄研究
(1)
大众文艺
(1)
相关搜索词
善有善报
首页
>
根据【作者:谢倩】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作者:
谢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聊斋》“情”字二题
作者:
谢倩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公孙九娘
“情”
蒲松龄
主人翁
花姑
《牡丹亭》
爱情
美狄亚
善有善报
描述:
《聊斋》“情”字二题谢倩一、不近情处见深情——读《聊斋》的《公孙九娘》与《细侯》蒲松龄说自己写作《聊斋》是“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孤愤”似乎是当时进步作家的创作共识。清末二知道人就说:“蒲松龄之孤愤,假鬼狐以发之;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曹...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作者:
谢倩
来源: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