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骥德《曲律》与诗学传统
-
作者:解玉峰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诗学传统 曲律 沧浪诗话 曲学 诗学批评 诗教传统 词源 严羽 牡丹亭
-
描述: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今之词曲,即古之乐府(王骥德《曲律·杂论下》)。自觉地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这不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多少反映了词曲创作的实际,因为词曲家们本身也是诗人。
-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民族艺术 脚色 牡丹亭 真正意义 五十年代 戏剧人物 西方戏剧 长生殿 职业教育
-
描述:绝非偶然。那么,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之一,其魅力究竟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
戏文之结构及其变迁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文结构 脚色制 戏剧叙事 小说叙事 《牡丹亭》
-
描述:并不显著、稳定,戏文结构变迁的历史则主要表现为脚色使用日趋规范、戏文结构也日趋稳定的历史.戏文之结构可认为是脚色制与故事叙述两种因素的组织调和,二者之间始终存在张力,后者有时也有可能成为主导性因素,但从总体来看,脚色制对戏剧叙事的决定和影响却是主要的和规律性的.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折子戏 全本 汤显祖 民族戏剧 厅堂演出 演出样式 内在规律
-
描述:甚。鉴往知来,探明从全本到折子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民族戏剧之存亡继绝乃至发扬光大当深有启示。
-
论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演出 中国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历史演进 明万历 戏曲研究 寻梦
-
描述:中国民族戏剧的演出,就其形态着眼,可略分为两类:一为全本戏,一为折子戏。全本戏,又称本戏、正剧,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有散出、散套、杂单、杂出等不同称名,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折子戏大都是从全本戏中脱离出
-
温故而知新:俞为民先生的学术追求
-
作者:解玉峰 张立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追求 南戏研究 宋元南戏 南京大学 明清传奇 古籍出版 戏曲史 戏曲研究 汤显祖 中文系
-
描述:俞为民先生,1951年3月19日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79年12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戏曲历史及理论专业,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钱南扬先生。1981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