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06(1)
1998(1)
1997(2)
1996(1)
199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
岩石矿物学杂志(1)
中国区域地质(1)
江西地质(1)
地球化学杂志(1)
高校地质学报(1)
矿床地质(1)
石英热释光的标型意义--相山铀矿床的研究实例
作者:王湘云 章邦桐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释光  热释光  叠加复合  叠加复合  热事件  热事件  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描述:;矿石和近矿围岩中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都是双峰,且都是中温峰的相对强度比高温峰的相对强度高。这些差异可作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在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上,任一特定峰温对相邻峰形存在一个叠加复合区间,其范围为特定峰温20℃左右。自岩浆冷却以后,该地区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热事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50℃、288℃、310℃、335℃、350℃,表明该矿床是多次热事件叠加的结果。
赣中存在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章邦桐 胡恭任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赣中变质岩带  乐安相山  斜长角闪岩  中元古代  浙西陈蔡群 
描述:认赣中变质岩带原岩属中元古代地层.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浙西陈蔡群、震旦系及赣中变质岩和震旦系地层进行对比,结合斜长角闪岩Pb-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赣中变质岩系与陈蔡群相当,从而为赣中变质岩归属于华夏地块变质基底提供了重要佐证.根据崇仁-临川-东乡晚白垩纪断陷红盆两侧深部地球物理重力场、磁场及地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遂川深断裂为华夏地块在江西省境内的西北段边界.
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基底变质岩U的地球化学研究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变质岩  U地球化学  U  Pb同位素  相山火山盆地 
描述:U含量较高。火山岩与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作者认为基底变质岩有可能为成矿提供U源。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归属的对比研究
作者:章邦桐 胡恭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征 岩带、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 石片岩带。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在睡地块(古了南)的陈蔡群相当。
赣中相山元古宙斜长角闪岩的矿物学、岩石学特征及同位素地球化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王湘云  来源:地球化学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斜长角闪岩  矿物学  矿物学  岩石学  岩石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古宙岛弧  元古宙岛弧  赣中  赣中 
描述:件为550℃±,0.69Gpa±。根据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年龄(1113Ma)及变质年龄值(726.6Ma)结合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认赣中相山地区存在元古宙岛弧。
赣中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王长华  来源:江西地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  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构造环境  赣中  赣中 
描述:。其主要岩类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它可能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形成的时代为前震旦纪
赣中相山新元古代变质岩的首次确定
作者:胡恭任 章邦桐 王长华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变质岩  相山变质岩  递增变质带  递增变质带  十字石片岩  十字石片岩  Rb  Rb  Sr同位素  Sr同位素 
描述:相山地区变质岩划分为4个变质岩带,由南往北依次分布,构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十字石的出现表明变质作用已达到低角闪岩相。获得十字石云母片岩及斜长角闪片岩RbSr等时年龄分别为719.7、727.6Ma。首次厘定相山变质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非加里东期变质。其原岩的成岩时代应为前震旦纪
相山铀矿床多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及 EPR 特征
作者:王湘云 章邦桐 王建 王长华 阎石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然热释光  天然热释光  电子心  电子心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江西  江西 
描述:心的多少与U、Th总量有关;石英热释光强度与石英本身的颜色呈反消长关系;热释光发光谱线上的峰形特征表明石英的形成温度和石英形成以后所经历的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