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09(1)
2007(1)
1987(1)
按来源分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
孝感学院学报(1)
江海学刊(1)
刘知几与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之比较
作者:王齐洲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几  胡应麟  小说分类  文化立场  历史眼光 
描述:挥怎样的作用,故其对小说作品的评价始终紧扣真实和雅正这两大史学要素;胡则用文学家的眼光从诸子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诸子流变对小说文体风格的影响,故其对小说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语言与词章这些写作要素。刘虽是史学家,但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却较少历史发展的眼光;胡虽是文学家,而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则更具历史眼光。
《“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序
作者:王齐洲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体  先秦  《周礼》  《礼记》  传统 
描述:给予了高度重视。刘熙《释名》、蔡邕《独断》、曹丕《典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任?《文章缘起》等,都重视文体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明确提出:“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也说:“凡文章体制,不解清浊规矩,造次不得制作。”吴讷更说:“文章宜以体制为先。”(彭时《文章辨体序》引)为什么文章制作必须以体制为先?徐师曾的回答是:“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文体明辨序》)顾尔行的回答是:“文章之有体也,此陶冶之型范,而方圆之规矩也。”(《刻文体明辨序》)古人之重视文体,观以上众说可见一斑。今人也重视文体,中学语文教育中便注意区分文体,人们将全部文体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类,而散文中又分记叙文、论说文等小类。不过,这种文体分类其实...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的新探索:简评陈卫星《胡应麟与中国小说理
作者:王齐洲  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  胡应麟  小说评点  西学东渐  理论研究  文言小说  研究重点  新小说  新探索  相关理论 
描述: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大家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明清通俗小说评点和晚清西学东渐思潮下的新小说理论方面,而对于在中国古代小说家族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文言小说及其相关理论,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其
略论明中后期的诗文革新运动
作者:福本雅一 王齐洲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拟古  明中后期  袁宏道  文学观念  性灵说  汤显祖  阳明学  诗文革新运动  王阳明  革新思想 
描述:的“阳明学”。在《传习录》里,王阳明大胆宣称:“夫学贵得之心也,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未敢以为是也。”这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