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山传
-
作者:王伟民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弟子 临济宗 佛学 佛教 曹洞宗 观音寺 学佛 大师 朝廷 历史学家
-
描述:32年,36岁的破山学成回川,1653年建成双桂堂。1666年三月十六日午时圆寂,享年70岁。 破山海明为明末清初中国佛学大师,中兴临济宗的巨匠。他既师承曹洞宗第二十七代弟子圆澄湛然 (1561-1626)大师学佛,又是临济宗一大宗师密云圆悟(1566-1642)的得意弟子。 破山一生,据他自述,在浙江、江西.大竹、开县、渠县、开江.泸州、宜宾.丰都、重庆等地建了十五座禅院,仅梁平就建了蟠龙万年寺(1635,城南).太平寺(1634,城南)、中庆寺(1636,礼让)、金城寺(1625,金城寨)、双桂堂(1653,金带)等五座寺院,传法87人。其弟子中如丈雪通醉等,后来成为中国佛学一代宗师的不乏其人。其子孙繁衍遍及云贵川,遍及大江南北,甚至北美、东亚。他的弟子四处布道说法、建成寺院,仅 四川如成都昭觉寺、新都宝光寺、内江圣水寺、重庆观音寺以及峨嵋、乐山的寺院等皆为他的弟子重建。他和他的弟子们对明末清初佛教禅宗的复兴起了重大作用。故史称?
-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朱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
描述:陈文蔚、徐元杰和会朱陆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似乎是相通的。但一经朱陆的争议,就发现它们远还没能...
-
李灏:以特区名义继续领跑
-
作者:王伟民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深圳特区 住房制度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系列改革 政策优惠 经济增长方式 框架构建 国际化城市
-
描述:作为上世纪深圳曾经的掌门人,李灏至今对深圳的未来发展非常关心,是支持深圳继续保持特区特色的最坚定者之一。8月的一个雨天,在他的办公室,李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李灏说,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仅仅经过25年的时间,深圳已一跃成为中国的大都市。对于深圳的发展,有些人不是太了解,认为深圳主要
-
“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陆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宋代
-
描述:“里面出来”与“外面入去”:朱陆哲学异同管见:[朱熹、陆九
-
陆学方法散论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儒学 概念范畴体系 象山 陆学 精神实质 为己之学 不动心 人生实践 知性方法
-
描述:陆学方法散论□王伟民元儒吴澄说:“余每慨临川金溪之士,口有言辄尊陆子,及讯其底里,茫然不知陆子之学为何如。”①陆九渊自己也曾说:“某有积学在此,惜未有承担者。”②象山陆学到底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后人怎么就那样难以把握?其实象山常常强调指出,自己的学...
-
略谈韩愈的《师说》
-
作者:王伟民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重要性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河南省 三个方面 师道 士大夫 王安石 欧阳修
-
描述:崇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艳丽文风,主张以自由的散体来代替僵死的骈体,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提出“辞
-
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朱熹眼中的“江西之学”
-
作者:王伟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之学” 朱熹 学术形象 学术思想史 南宋时期 学术主张 陆九渊 弟子
-
描述:象并不好。
-
李纪恒在京看望我省出席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
-
作者:普春昆 王伟民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纪恒在京看望我省出席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