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开讲啦》25日走进临川一中 贝宁、孙晓梅主持,盛中国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9月25日,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组将走进临川一中,举办以“少年的世界———远行的梦想”为主题的CCTV青年影响力大型展演活动。活动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孙晓梅主持,邀请了祖籍江西临川的“最迷人小提琴家”盛中国和奥运体操冠军冯喆作为演讲嘉宾。届时,《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
-
《汤显祖传奇》作者来抚请专家“挑刺” 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汤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昨日下午,左一兵先生《汤显祖传奇》创作研讨会在市博物馆举行。来自省内及我市的近十位专家学者对左一兵创作完成的30万字长篇历史传记小说《汤显祖传奇》“评头论足”,该书以小说体裁还原了汤显祖从生到死66年的人生,填补了“汤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69岁的左一兵,真实姓名蒋亦伟,祖籍浙江杭州,是我省知
-
《秘境青海》明晚亮相汤显祖大剧院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 由我国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著名音乐家赵季平等担任主创的大型音画歌舞史诗《秘境青海》,明晚将在汤显祖大剧院上演。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观众可目睹现代舞台手段所创造出的恢弘诗画境界,感受来自青海高原上最伟大的创世史诗和神话,同时也可体验青藏高原悠久、灿烂的多民族文化。
原创大型六幕音画歌舞史诗
-
《残霞》明晚汤显祖大剧院公演 9月10日赴昌参加江西艺术节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经过全剧组人员前期紧张的排练筹备,大型抚州采茶戏《残霞》今晚经过再次彩排后,明晚将在汤显祖大剧院面向市民公演。9月10日,该剧作为我市选送的唯一剧目,将参加在南昌举行的第五届江西艺术节·江西省第九届玉茗花戏剧节比赛。
大型现代抚州采茶戏《残霞》被列入今年江西省文艺创作与繁荣工程剧目,该剧共7
-
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系列报道之三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展演第二场安排6台好戏
晚报讯 昨晚,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决赛)在汤显祖大剧院展演了第二场6个节目,四川南充川剧团演出的川北灯戏《狗不咬干部》、山西高平上党梆子剧团演出的上党梆子《杀庙》,具有典型的四川、山西地方特色,“非遗”元素浓郁,加上其他4个精彩的戏剧小品,让观众
-
《旅日琵琶演奏家涂善祥将在抚举办音乐会》后续 今晚去汤显祖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今晚,江西籍世界顶级器乐演奏家、琵琶大师涂善祥,将率旅加二胡演奏家高韶青、旅日韩国女钢琴家李麻吏、日本女高音歌唱家矢野留美等名家在汤显祖大剧院共同演绎一场名为《牡丹亭》江西籍琵琶大师涂善祥故乡情音乐会,涂善祥等名家将在音乐会上全球首演牡丹亭琵琶协奏曲,用琵琶等民族乐器来演绎《牡丹亭》凄美的爱情
-
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决赛)今晚开幕临川四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晚报讯 由省文联、市政府主办的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决赛)今晚在汤显祖大剧院开幕,今日至30日,22个参加决赛的节目中,涵盖了抚州采茶戏、永修丫丫戏、川北灯戏、上党梆子、山西蒲剧等众多剧种,将给抚州的广大戏迷献上一道道戏曲盛宴。市汤显祖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参赛的《临川四梦》4部折子戏
-
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系列报道之五大赛11月
-
作者: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抚州采茶戏《牡丹亭·游园》演出剧照。
晚报讯 从11月26日开幕,经过5天的精彩演出,首届“汤显祖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决赛)11月30日在汤显祖大剧院落幕,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评选产生了大赛演出奖、优秀演员奖、导演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在当晚的闭幕式上,由市汤显祖文化演艺有限公司
-
到市博物馆看抚州古村摄影展去200余幅作品展现临川文化
-
作者:程晓辉 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讯由市摄影家协会、市生态摄影研究会、车坛影协抚州俱乐部主办的抚州古村摄影展3月23日起在市博物馆3楼展厅展出,共展出200余幅作品,市民可免费欣赏。
抚州自古文蕴深厚、英才辈出,孕育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临川文化,遗存下数量众多、精美绝伦的古代村落。据统计,全市现存的古村落有200余处,且远至唐
-
抚州采茶戏等珍贵“非遗”如何传承与发展 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
-
作者:徐盛华 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抚州采茶戏等珍贵“非遗”如何传承与发展 国家省市级代表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