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3)
2011(1)
按来源分组
华文文学(3)
西南军事文学(1)
青春(1)
欧阳昱的诗(五首)
作者:欧阳昱  来源:青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烧光  幸福  五十年  桂花  照片  第三世界  欧阳  衣服  开放  光闪烁 
描述:欧阳昱的诗(五首)
欧阳昱诗歌四首
作者: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偷渡  英语  诗歌  古汉语  中文  词条  精神  辞典  欧阳  新英汉词典 
描述:都一并忘记 唉,这无边无际的英语 那铺天盖地的感觉 在全世界几十亿人中 只剩下我一个自己 偷 渡 多年前我曾写过一首以“偷渡”为题 的中文诗 “一个永久的精神流放者 我无数次梦想偷渡过去” 这是该诗的头两句 这首诗从头至尾谈偷渡 至今都没有机会发表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自译自诗 中文出不来的就通过英文出去 一上手就遇到棘手的问题 我的汉英词典没有“偷
欧阳昱的诗
作者:欧阳昱  来源:西南军事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已经不乌了 如果一天 如果一天是往上走的 像一座楼梯 那我现在就在楼梯底部 眼望上面高不可攀的黑暗 如果一天是往上走的 像一只邮筒 投进来的信件 全砸在我身上 如果一天是往上走的 像一座电梯 那我也许还会在某个幸福的上升时辰 短时地邂逅那位鞋女 如果一天是往上走的 像一座时间的云梯 那我自然就会被分分秒秒 在星月出来的时候,送到云天上去 夜晚的河流 河水从我身边、脚下流过 不像任何比喻 流水之速,卷起一个接一个的旋涡 我想起下午经过的源头 几十个足球场大的滩地 一条羊肠细流 即将落山的太阳 把秃山勾勒成雄壮 此时没有别人,只有我与河流 不是对话,没有感应 如果有人把我推进流水 我会不知流向何处 我想起无树的山脚下那些墓碑 在这首次抵达的无名小镇 我只能为夜晚的河流 写下这首不能称之为诗的东西 洼地的树 在西班牙,我曾看到洼地的树 应该有几层楼高吧 树梢却未高出地面 那些树,在洼地生长 就像大地存放的一个坛子 在青海,我又看到洼地的树 它们使我眼睛一亮 那种兄弟般的亲情 那种依偎和自然保持的距离 使我觉得,我必须写下这首东西 孤 独 一个人怎么可能孤独 回忆永远跟着他 就算他睡着了 梦也跟着他 有些老忘不掉的人 就会偶尔出现 有些不记得的东西 也会时时过眼 不要看这个人 老是一个人跟着自己 他可不是一张白纸 像现在写诗的这张 他是一个记忆的仓库 比生命活得更长 也更拥挤 黑 夜 我在黑夜 看不见黑夜的脸 我伸手 摸不到黑夜的五指 我不敢快走 怕与黑夜撞个满怀 我摸索 从黑夜摸出一个床的形状 我在那儿进入 更深的黑夜,直到里面发光 【作者简介】欧阳昱,上海华东师大英澳文学硕士,墨尔本LaTrobe大学澳洲文学博士,中英文双语作家、诗人、翻译家。
诗就是自己的一条河:欧阳昱与杨邪对谈录
作者:杨邪 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澳大利亚  翻译  八十年代  欧阳  英语  澳洲  中文  湖畔诗派  二十年 
描述:斯沃斯(William Wordsworth),以及济慈、拜伦、骚塞等的影响,写了大量中文诗歌,也有少量英文诗和双语诗,同时大量投稿,给《飞天》应该是投得最多的,但基本百分之百遭到退稿,只在1983年5月前后才收到来信,说选用了一首,是我有史以来在中国发表的第一首《无题》,开头一句就是“我恨春天”,也是我1991年4月出国之前在国内发表的第一首和唯一一首诗歌。 杨:那么就是说,几乎从一开始,你的写作风格就是比较“剑走偏锋”的?要不然,那些诗歌的发表不会如此艰难。 欧阳:那是一个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代。我学英语期间,又自学了法语和德语。我现在在墨尔本的家中翻旧稿时,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德语小说的译稿。大学四年,我写了一千多首中文诗,一部长篇,二十多个短篇,翻译了不少英文诗歌和短篇小说,以及毛姆的一个长篇,当时都没有发表,但是很好的操练。
关于反学院、“愤怒”与双语:欧阳昱访谈
作者:梁余晶 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英文写作  欧阳  英语  汉语  长篇小说  创作  出版界  中文  双语 
描述:诗。1986年到上海华师大读研究生期间,又写了大量中文诗和少量英文诗。这些英文诗如果搜集起来,应该有一定数量,但那个时期的英文不一定很好。我1991年去澳大利亚读博士,并没有计划用英文写作,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逐渐生发的。读博期间(1991~1994),用英文写了两部诗集,同时仍以汉语写作,并把汉语写的诗自译成英文投稿,有些发表但大量遭退稿。其实我从未打定主意一定要以英文创作,期间曾经为此而相当困惑和迟疑,最后选定不牺牲汉语,同时两条腿走路,但汉语主要用来写诗的双语创作“方针”。 梁:你在用英文写作的开始阶段,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欧阳:英文创作其实没有太大问题,有了想法写就行了。再说读博期间,要大量阅读英文作品,人的思想基本上浸润在英文之中,人也活在澳大利亚这个英语语言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