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
期刊文章(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0(2)
2009(4)
1987(1)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6)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光华时报(1)
相关搜索词
穆堂路和李绂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与若士路隔赣东大道相望的街道叫穆堂路,全长500余米,宽7米左右,是1930年为纪念清朝名臣和著名文人李绂而命名的。 李绂字巨来,别号穆堂,临川荣山人,晚年居住在抚州城区上桥寺石芝园。李绂生于贫寒之家,凭着聪颖天资和刻苦勤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参加了乡试,得中解元(即第一名),第二年京试中进
汤显祖在青云峰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青云峰是古时抚州城区五座山峰中的最高者(其余为天庆、香楠、桐林、逍遥等四峰)。这里,山岭逶迤、林木萧森、民居稀少、亭阁可登,远望灵谷瑶湖辉映,近看抚河三市如烟,风景特别美好,吸引着不少文人骚客登临赋诗。在这里,宋朝曾巩、董居宜等有诗纪游,元朝虞集等有诗怀古,明朝汤显祖、邱兆麟等有诗述怀,清朝李来泰、
汤显祖为何号“若士”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字又仍,号若士。汤显祖的这个别号,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万历五年(1577)对于汤显祖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汤显祖与结发妻子、东乡人吴氏生的长女元祥(4岁)和次女元英(2岁)不幸先后早殇。这一打击实在太大了,以致他饮泣滴血写下了《哭女元祥元英》诗:“徒言父母
汤显祖的“七免”:――读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认为,儿女孝敬,当然会对长者逝去而痛哭流泪,这是性情中应有之事,他反对的是请人代哭的
虎年赏王安石《虎图》诗
作者:杨友祥  来源:光华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虎年赏王安石《虎图》诗
汤显祖三建书院:――写在汤翁诞辰460周年之际
作者:杨友祥 林师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汤显祖是明朝伟大的戏剧家,他创作的“临川四梦”流芳千古,尤以《牡丹亭》为世界公认的不朽名剧,可与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比肩。另外,汤显祖还有诗作2300多首、散文600多篇存在,这又是莎士比亚不能企及的。 汤显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创作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不可忽视的是,汤显祖
颜真卿与杨志坚
作者:杨友祥 何细爱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颜真卿与杨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