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按年份分组
2006(2)
2005(1)
2004(2)
2003(2)
按来源分组
河北学刊(2)
宋史研究论丛(1)
周易研究(1)
中国文化研究(1)
其它(1)
河北大学出版社(1)
王安石《易》学研究
作者:杨倩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  《易解》  《荆公易解钩沉》 
描述:写《易解》,大约在宋仁宗宝元至嘉祜间(1038—1063),历时二十馀年。到熙宁年间,王安石又对《易解》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将《易解》的“新改本”更名为《易义》。此后,旧本《易解》与新本《易义》同时流传。大致到清朝乾隆年间,王安石《易解》佚失。笔者钩沉辑佚,辑得265条散见于各书的《易解》佚文,汇编为《荆公易解钩沉》。尽管这些佚文大约仅相当于《易解》原书十分之一的数量,但却是研究王安石《易》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文本。 王安石治《易》,坚持“人更三圣”之说,认为《周易》成于伏羲、文王、孔子。但他却并不因此而盲目迷信圣人,其拟圣之作——《易象论解》和《卦名解》的撰写,就是出于对《周易》的《序卦传》和《杂卦传》不满。其“用九”之说,也体现了他标新立异而又言之有据的治学风格。 王安石治《易》,在承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