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陆象山的实学
-
作者:杜维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象山因为坚持“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强调“先立乎其大者”的工夫进路,并且宣称他自己的学问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很容易就给我们留下一个过分突出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世界的印象。这个印象,一旦与象山那几句惊人的警
-
第七章 陆象山的实学
-
作者:杜维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陆象山因为坚持“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强调“先立乎其大者”的工夫进路,并且宣称他自己的学问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于心也”,很容易就给我们留下一个过分突出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世界的印象。这个印象,一旦与象山那几句惊人的警
-
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
作者:杜维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
描述: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宋明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宋明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
-
论陆象山的实学
-
作者:杜维明 来源:中国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陆象山的实学
-
儒学第三期应是基于本土、面向世界的 当代中国需要自我更新的
-
作者:杜维明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 儒家思想 当代中国 面向世界 自我更新 当代新儒家 中国文化 理论创新 近代以来 文化资源
-
描述:儒家学者对儒学进行了理论创新,使得儒学得以"一阳来复","灵根再植"。事实上,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历劫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