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
-
作者:李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情 情 怀疑 怀疑 确认 确认
-
描述:箫记》,好友帅机称其为“此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也”。万历十五年(1587),汤显祖开始将《紫箫记》改编为《紫钗记》。本文是对汤显祖处女作《紫箫记》和“玉茗堂四梦”第一部《紫钗记》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紫箫记》反映了“情”与“时间”之冲突,体现了汤显祖对于“时间”的“怀疑”,《紫钗记》则突出了“情”与“社会”的抗衡,体现了汤显祖对于“情”的“确认”,从《紫箫记》到《紫钗记》,展现了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过程。
-
危素文章"太音元酒"论
-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素 危素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 文章创作 文章创作 太音元酒 太音元酒
-
描述:世风,但最终无力挽救元王朝衰亡命运,他的文章可以称作盛世余音.
-
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
-
作者:李超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 江西 刘将孙 元代 龙虎山 虞集 道士 交往 文学 玉笥山
-
描述:,如龙虎山、门皂山、南昌西山、庐山、玉笥山、麻姑山、华盖山等等。
-
元人吴澄的江西地域文学观
-
作者:李超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江西 江西 地域文学观 地域文学观
-
描述:元代大儒吴澄结合地域谈论文学这一点很少为人关注,他由山川特点到人才特点再到文风特点,形成认识地域文学的一种独特思路,并对古代江西地域文学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
刘诜、刘岳申与元中后期庐陵文学
-
作者:李超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庐陵 刘将孙 江西文学 文风 中后期 欧阳修 文学观念 虞集 欧阳玄
-
描述:元中期馆阁文臣虞集等在推行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过程中,对宋末元初以庐陵作家为主的江西奇崛文风的批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界对这些批判言论已多有关注,并且有庐陵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代表的"江西文派"的探讨①。但是相对应的,江西文人尤其是
-
何中其人及其诗文观与创作
-
作者:李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诗文观 创作
-
描述:元代江西人何中,身兼隐士、学者、文人于一身,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他对故宋有很深的情感,对元朝又持接受的态度,所以他的人生显得恬淡超然.他文学上主张文以明道、主张诗歌要发乎性情之真.他的散文多根柢理道,有儒者的关怀,而诗歌冲淡幽雅,多有文士风致.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家.
-
论虞集颂盛忠君的馆阁心态
-
作者:李超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文 颂盛忠君 思想心态 仕元
-
描述:积极,他诗歌的情感基调也一直是颂美盛世、感念君恩。把握虞集,离开这条主线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偏颇和有失公允的。
-
刘辰翁未登陆象山之门考
-
作者:李超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登陆象山之门 顾嗣立 吴澄
-
描述:刘辰翁生平中"少登陆象山之门"一说的材料来源,学界始终没有弄清楚。其实此说最早出现于顾嗣立《元诗选》三集甲集"须溪先生刘辰翁"小传,顾嗣立作出这样的判断实际上是他对元人吴澄一篇序文的误读。
-
虞集诗歌的情感流变
-
作者:李超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歌 情感 自我角色 变化 成因
-
描述:角色的变化,有助于更好了解虞集在朝在野的复杂思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