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艾南英文论思想批评:以艾陈之争为考察视域
作者:李明 徐国华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文论思想  唐宋派  义法  雅洁  桐城派 
描述:派先声。
走马灯
作者:李明  来源:第二课堂(小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客店  唐宋八大家  传说  工作原理  政治家  文学家  风车  内能  北宋 
描述:传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时,下榻在京城一家有名的客店里。客店门口悬挂着一盏“走马灯”,门旁有一幅对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止步。”据客店老板讲,这是当时一位名家所作,可惜只作出上
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再评价:兼与袁宏道的“性灵说
作者:徐国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描述:“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说”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与此相对应,抒写疏脱自适的性情和表现若有若无的生命境界是汤袁文学创作中较为显著的两个共同特征。
汤显祖佚文《候掌科刘公启》考略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尺牍  四六 
描述:康熙甲子刻本《听嘤堂仕林启隽》中收有汤显祖作的《候掌科刘公启》一文,经寻绎辨析确定为新发现的汤氏佚文。该尺牍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全面考察汤显祖四六尺牍的艺术特征,对于深入了解汤氏的生平经历、交游活动与思想变化裨有所益,值得我们珍视。
试论陆象山的诗文创作
作者:徐国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文  心学  风格 
描述:成一家 ,颇值得我们重视与探究
新发现的一首袁枚集外诗
作者:徐国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  吴嵩梁  题咏 
描述:清嘉道诗人吴嵩梁的《新田十忆图咏》中收有一首署名袁枚的题词,经寻绎辨析确定为新发现的袁枚佚诗。该诗的发现,有助于澄清学界关于袁、吴二人之间的一些不实之论,对于深入了解袁枚的交游与为人颇有裨益。
玉茗堂与红雪楼--汤显祖与蒋士铨之比较
作者:徐国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蒋士铨  比较 
描述:汤显祖与蒋士铨同是明清戏剧史上卓越的传奇名家,蒋氏在人品气节上与汤氏相若,在戏曲写作上明显受其影响,与玉茗堂派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本文从生平际遇、气质禀性和戏曲创作三方面对汤、蒋二人进行了一番比较考察,从现象学上提供了蒋氏受汤氏影响的可靠事实根据.
清代“诗佛”吴嵩梁评述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嵩梁  清诗  临川派 
描述:吴嵩梁是清嘉道年间诗坛负有盛誉的诗人,时有“诗佛”之称。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专文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研讨。本文从吴氏的“佛性”品质、诗学渊源和山水、寄怀诗作成就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一番评述,并提出“临川诗派”一说。吴氏的诗歌应作重新审视与评价。
于评点中标显玉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卓发之  评点 
描述:汤显祖一生以临川四梦闻名,但他还是一位评点文学名家。他的诗歌评点在评点的内容、形式与旨趣上别有特质,俱见玉茗才情与风骨。汤氏评点文学值得我们去探究。
吴嵩梁《石溪舫诗话》述评
作者:徐国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吴嵩梁  诗话  诗学理论 
描述:吴嵩梁是清代嘉道诗坛的名家,时有“诗佛”之称。吴氏的诗学观集中反映在他所作的《石溪舫诗话》中,该诗话作于嘉庆十五年至十八年间,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价值,而且反映了吴氏独到的诗学理论体系,对研究清代诗歌与清代诗学均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作用,值得后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