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相通:从《琵琶记》到《牡丹亭》—侯庆访谈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世界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喜欢,我在读书的时候对《琵琶行》就很有感触,那种感受一直没有断过。我所画的《琵琶记》和白居易写《琵琶行》更多是寻找一种古今相通的感受。我当时比较有兴趣的就是白居易怎么是用那样一个心态写《琵琶行》?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了。 World Art:您所画的《琵琶记》和这个阶段作品《牡丹亭》都是描绘现代女性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差别? 侯庆:《琵琶记》里的年龄层次要大一些,已经嫁作商人妇,已经历练过生活了。但是《牡丹亭》在闺房里还没有出门,她还是思春的状态,她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砺,后面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虽然她经历很复杂,由生到死,由死又复生,但那个经历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东西,不是现实主义,而《琵琶记》是现实主义。这和我们现代人的情感是一样的,20岁的时候是浪漫的,30岁到40岁以后是现实主义,你那个时候想浪漫都浪漫不起来。
-
侯庆 用绘画唱出青春的恋曲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时尚北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中国元素 绘画 艺术家 创作 老师 古今 昆曲 琵琶
-
描述:年纪爱情的感触都是相通的, 在此,跟随侯庆老师的《牡丹亭》,穿越古今,共赏青春的恋曲。
-
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5月23日,“牡丹亭”—侯庆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一场戏曲艺术家的着装表演开场,并同时呈现了古代与现代两位妙龄少女的情窦初开的一系列状态,一种懵懂,一种情怀。
-
寻求内外兼修之美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曲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外兼修 苏州评弹 牡丹亭 青年人 雷雨 艺术传承 昆曲 生活方式 观众 传统曲艺
-
描述:却感到
-
“又见牡丹亭” JI CHENG X Sheme 2014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Q娱乐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e与JI CHENG分别完成了鞋履与服装的产品企划与创作。
-
马头山饮马槽的传说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市县风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死也不肯前进一步,王莽人马追来,宝马为阻挡王莽追杀刘秀,卧地成山。该山牧草丰富,山泉四溢,景色秀丽,历来是境内人民放牧游玩的理想去处。
-
当今最具成长性的新兴水墨艺术家亮相山西
-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支持,北京钟鼎文创投资出品,景峰艺术机构协办。 此次展览是“O.N.E青年水墨展”北京站的延伸。
-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学的进路成为两者的内在结合,以精深的、真正太极化了的道理,来开显活的时间意识体验、艺术体验、生存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其中必含中华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交往体验),开启出一种有灵性的、时机化的、不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哲-理。
-
恭祝读者诸君大富大贵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审计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者 《元日》 中国历史 王安石 宋神宗 改革家
-
描述:北宋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在一年元日写过一首七绝以抒发他进入新年时的心情,诗的题目就叫《元日》。全诗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改革家,
-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药事管理 药物 学术质量 副主任委员 专业委员会 杨泽民 学术水平 刘桂芬
-
描述:新民 颜 青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万日义 于香安 马忠森 马瑞连 尹一子 毛 平 王 毅 王少明 王长连 王维芝 王豫辉 邓丽丽 付秀娟 卢晓阳 史美甫 司法启攵 田 静 田家政 乔玉环 买尔旦·马合木提 任渝江 任雷鸣 伍杰雄 刘世坤 刘红星 刘雨生 孙 伟 孙世明 孙春华 孙路路 汤 真 汤新强 米振国 许树梧 何振梅 佘白蓉 吴 闯 吴 琳 吴方建 吴玉波 吴洁文 吴肖叶 张 峻 张 黎 张七一 张天民 张汉伟 张兆光 张苏展 张宗久 张茂宏 张俊杰 张恩娟 张淑慧 李小川 李为民 李泽宇 李美英 李淑梅 李焕德 李德爱 李蕴琛 杜永成 杨宁莲 杨立勇 杨亚平 杨宝峰 杨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