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会议论文(2)
期刊文章(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2)
200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
高校地质学报(1)
相山矿田居隆庵铀矿床蚀变研究
作者:张玉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矿田  居隆庵铀矿床  微脉浸染型铀矿床  蚀变分带  交代作用 
描述:矿评价和深部找盲提供依据。论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居隆庵铀矿床的流体作用及蚀变分带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蚀变围岩的矿物群组成变化及元素的变化规律,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山火山盆地环状构造和研究区发育的NE、NW向断裂交织的构造体系,为成矿流体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条件。该矿床控矿构造是邹家山-石洞断裂及其派生出的一系列张性-张扭性裂隙群。这些裂隙群构成的薄弱带是深部岩浆以及成矿流体上升运移的通道,是良好的容矿空间。 根据居隆庵矿床蚀变特征的系统研究,其矿化热液活动分为三个过程:碱性流体作用下的钠长石交代过程,酸性流体作用下的萤石、伊利石交代过程和弱碱性流体的脉体充填作用过程。 居隆庵矿床铀矿化主要产于碎斑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及次花...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修晓茜 张玉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描述:相山铀矿田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前人在相山铀矿田做过不少的研究工作,对其的成矿热液、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大加深了对相山地区铀成矿规律的认识。相对而言,对于矿田包裹体的研究和资料较少,本文旨在研究矿田内流体的基本特征,供今后的找矿工作
江西相山沙洲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和迁移特征探讨:来自诱发裂变径
作者:张玉燕 李子颖 黄志章 李秀珍  来源: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花岗质围岩  花岗质围岩  铀的存在形式  铀的存在形式  诱发裂变径迹  诱发裂变径迹  蚀变作用  蚀变作用 
描述:为来源于花岗岩原岩的继承铀和来源于成矿流体的叠加铀两类。经过交代蚀变作用,造岩矿物中的铀含量明显降低,大部分含铀副矿物消失。铀被带出并进入热液流体,后主要聚集在蚀变矿物周边和沿裂隙分布,或被新生矿物吸附。交代蚀变作用改变铀的存在形式,造成铀在岩石中的迁移和预富集,从而有利于铀的成矿作用。
江西相山矿田铀与多金属元素关系研究
作者:张玉燕 李子颖 黄志章 李秀珍 修晓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矿田  矿石矿物  元素相关性 
描述:析将矿石中的22种元素划分为三大类群。其中与U元素相关性较强(r>0.553)的元素有:Th、s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