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政治哲学探析
作者:崔珠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 
描述:行分贯通。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王安石的生平和学术做了相关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其人性论和本体论。王安石在前人人性论的基础,提出了人性无善无恶的观点。现实中的善恶基本上是从后天之习所决定,而非先天的内在的善根或者本根,“习”是王安石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习”的方向是儒家的“圣人”,王安石的“圣人”的人格一方面通万物之理,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圣人可以因时而变,为世间立法,建立事功。因此王安石把“学以至圣”作为个人的修养目标。“学以至圣”必须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所谓“学之之道”,二是所谓“修之之道”。王安石提出了“道兼本末”和天人相分的观点,为其变法做了进一步的依据。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王安石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王安石的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君民观、法制观、人才观和理财观。君民关系上,王安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王贱霸的统治策略,并分析了王道和霸道的区别;王安石的法治思想从立法到司法,都有一整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从其主持的变法来看,实行的法治有具有现代法治国家的雏形。王安石的立法思想中,“上下守法”的思想是对中国法治的思想的一次变革,把君主也纳入了必须守法的行列。提出了方今之急在人才的观点,建立缜密的人才培养选拨体系。在财政方面,王安石继承了儒家藏富于民的理财传统,提出了以义理财的观点。第四部分主要探讨王安石的政治哲学的价值意蕴,其仍然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对我国的现代化的建设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