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2004
(3)
2003
(1)
2002
(1)
按来源分组
世界宗教研究
(2)
中国道教
(1)
中国典籍与文化
(1)
江西社会科学
(1)
相关搜索词
《老子注》
人性
哲学思想
北宋
首页
>
根据【作者:尹志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
作者:
尹志华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注》
理论特色
描述:
关于先王有尚贤之迹而无尚贤之心的说法,则试图调和儒、道两家在“尚贤”问题上的不同主张。他还提出“圣人无我”的说法,意图约束帝王的个人意志。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阐述“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时,提出了“与时推移,与物运转”的思想,从而为他的变法主张作了理论铺垫。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老学思想新探
作者:
尹志华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景元
老学
道论
人性
无为
描述:
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王安石《老子注》补辑
作者:
尹志华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注》
道家思想
蒙文通
描述:
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载于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的蒙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老学思想新探:[《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作者:
尹志华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哲学思想
著作研究
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
描述:
、中、下三等;(4)将“无为”的内涵诠释为“不越性分”.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尹志华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道士
陈景元
人性论
董仲舒
儒家学说
描述: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人性论及其历史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