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3)
2012(3)
2011(1)
200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
中国地质(1)
地球物理学报(1)
地质通报(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铀矿冶(1)
相山矿田铀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突破
作者:唐湘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资源  成矿规律  深部找矿  勘查技术 
描述:地基底主要为震旦系浅变质岩;盖层主要为上侏罗统中酸性一酸性火山岩系.盆地北西侧火山岩系之上有上白垩统红层覆盖。基底变质岩主要以千枚岩、黑云母片岩为主,岩石平均铀含量为4.3×10-6。盖层火山岩岩石类型为铝过饱和型,由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两个火山旋回、多种产出相的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少量正常沉积夹层构成,总厚度大于2000m。火山岩系下部打鼓顶组主体岩性为流纹英安岩,铀含量为(3.6~17.4)×10-6.上部鹅湖岭组主体岩性为碎斑熔岩,铀含量为(3.2~12.2)×10-6,两者均为矿田主要含矿岩性。每个火山旋回之后,有次火山岩侵入充填于基底断裂、盖层区域断裂、火山环状断裂和火山塌陷产生的离张构造中,岩体形态复杂,岩性主要为次花岗斑岩和次斑状花岗岩。
相山铀矿整装勘查区铀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突破建议
作者:唐湘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成矿规律  铀资源潜力  深部找矿  整装勘查区  相山铀矿田 
描述:相山铀矿整装勘查区铀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突破建议
相山矿田铀成矿规律与整装勘查建议
作者:唐湘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成矿规律  铀资源潜力  整装勘查建议  相山铀矿田 
描述:工作区、西北部芜头—璜田区段和中部脑似上—油溪区段为找矿远景区的整装勘查总体工作布局建议,并进一步提出
相山矿田山南铀矿区富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方向
作者:吴三 邵飞 唐湘生  来源:铀矿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铀矿体  找矿方向  岗上英  石马山地段  山南铀矿区 
描述:出地段.在总结富矿体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富矿的控制因素,提出岗上英东部71A线以东-石马山25A线以南的区段是进一步寻找富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作者:邵飞 陈晓明 徐恒力 唐湘生 邹茂卿 胡茂梅 何晓梅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区域成矿物质时空分布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铀源  铀源  相山矿田  相山矿田 
描述:源到汇之间的物质转移。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铀向气液转移,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期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也促使了基底片岩、流纹英安岩中的部分铀进入成矿溶液。
江西临川地区相山铀矿田构造应力场分析
作者:陈正乐 杨农 王平安 宫红良 韩凤彬 周永贵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喻建发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构造应力场  构造应力场  构造控矿  构造控矿 
描述:析和计算机的反演计算,确定了相山铀矿田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变形特征及其主应力方向;并根据构造变形叠加关系及其成岩时代的确定,推断了应力作用的期次和时代。为此,将相山铀矿田的构造应力场划分为3期6个阶段,包括:成矿前的基底变形和早期火山活动阶段,早期矿化蚀变和第一、第二主成矿阶段,及其成矿期后阶段,矿体局部被错断;并深入分析了不同阶段构造活动及其铀成矿特征,探讨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变与铀成矿作用关系,认为两者具有一致性特征,进而指出了区域富大矿体产出的有利构造部位。
江西相山铀矿田地貌剥蚀特征及其控矿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作者:陈正乐 韩凤彬 杨农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周永贵 王永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  相山铀矿  地貌剥蚀  地貌剥蚀  矿产保存  矿产保存  磷灰石裂变径迹  磷灰石裂变径迹 
描述:主峰南北和东西侧地貌侵蚀差异特征明显.统计分析表明,已经发现的铀矿床、点的分布与次级火山机构关系密切,相山南部的次火山机构剥蚀较深,西部次火山机构剥蚀相对弱,而北部和西北部则处于中等剥蚀程度.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相山铀矿田的南部和东部开始剥蚀的时间早于西部,但晚于相山主峰的剥蚀.利用磷灰石的裂变径迹长度和温度参数,进一步开展了温度-时间的反演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相山西部快速隆升发生于40~60Ma之间,相山南部和东部的快速隆升发生于60~75Ma之间,相山主峰的快速隆升发生于75~100Ma之间,表明相山主峰、相山东部及南部较西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剥蚀.结合现今区域地质体出露特征及铀矿化蚀变类型的空间展布规律、成矿深度的估算等,推测相山铀矿田东部和南部剥蚀程度较深,早期可能形成的中低温铀矿体被剥蚀殆尽;北部剥蚀程度中等,地表出露了形成深度稍深的碱交代蚀变矿床;而西部剥蚀程度较低,地表发育浅部低温成矿的酸交代蚀变铀矿床.据此推断,相山铀矿田的西部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陈正乐 王永 周永贵 韩凤彬 王平安 宫红良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相山铀矿田  火山  侵入杂岩  锆石SHRIMP测年  鹅湖岭组 
描述:以限定相山第二火山喷发旋回的结束时代为134 Ma;采自于相山北部巴泉和南部浯漳的似斑状花岗岩的SHRIMP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3.3±0.8)Ma(MSWD=0.82)和(134.7±0.9)Ma(MSWD=1.08),与碎斑熔岩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结合野外地质事实和前人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确认碎斑熔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属于同期、同来源的火山喷发-侵入的产物,形成于134~133 Ma。书堂钻孔ZK111A-1中打鼓顶组顶部流纹英安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41.6±1.7)Ma(MSWD=0.9),表明第一旋回火山喷发的时代应结束于142 Ma,大部分属于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岗上英钻孔岩心中石英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6.4±1.0)Ma(MSWD=1.7),如意亭剖面第二采石场流纹质英安斑岩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7.4±1.7)Ma(MSWD=1.11);推测这两者应属于早晚两期火山喷发旋回间隔期的次火山-侵入岩,进而限定136~137 Ma为相山两期火山喷发旋回的间隔时期。综合前人资料和本文测试分析结果,可将相山火山喷发第二旋回鹅湖岭组的时代限定为136~133 Ma,应属于早白垩世的火山活动,进而认为将相山地区"鹅湖岭组"的地层时代划归为早白垩世较为合适。
江西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
作者:陈正乐 王平安 王永 邵飞 唐湘生 徐金山 喻建发 韩凤彬 孙岳  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造解析  找矿预测  铀矿  山南矿区  相山  江西 
描述:的破碎变形,构成了本区主要的容矿空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控矿规律,推测破碎带的性质控制了铀矿体产出特征,构造通过控制岩石的变形行为而控制了铀矿体的产出,进而解释了所谓的“岩性控矿”观点。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及其控矿构造组合特征与区域综合找矿模型,认为横涧矿区的西南段、岗上英矿区与横涧矿区及石马山矿区的连接处等应为下一步找矿的首选有利区段,同时要注意寻找北北东向和东西 北西西向断裂复合部位的富、大矿体,并关注北北东向断裂成矿期后的活动对矿体的左旋错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