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地方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1
(1)
2007
(2)
1997
(3)
1996
(1)
1995
(1)
1992
(1)
按来源分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2)
上海戏剧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戏曲艺术
(1)
新民晚报
(1)
文科月刊
(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1)
戏曲研究
(1)
蒲松龄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人物形象
奇异之梦
神韵说
汤显祖
多元性
佛教文化
唐玄宗
首页
>
根据【作者:周锡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王渔洋
《池北偶谈》
《聊斋》
艺术成就
述评
人物形象
《牡丹亭》
《口技》
描述:
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 述评周锡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伟著,王渔洋是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位评论家。“第一位”乃有三层意义:一、在时间上,渔洋是最早给以具体评论的文学家;二、在学术界和文坛上,渔洋是第一个给蒲著以正确、高度评价的...
《牡丹亭》人物三题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牡丹亭》人物三题
《牡丹亭》和三妇评本中的梦异描写述评——《真实与虚幻——文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奇异之梦
奇异之梦
吴山三妇
吴山三妇
描述:
八位才女的出色智慧,为《牡丹亭》在清代的评论和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阐发《牡丹亭》的巨大创作成就和重大影响。
《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文科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牡丹亭》的主要创作特色
矮脚虎王英想老婆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新民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再说宋江自别了武松,转身投东,望清风山路上来,行了几日,因贪看沿路景色,贪走了几程,不曾问得宿头。他连夜赶路,被强盗抓去,押到山寨里。近半夜,三个大王: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和白面郎君郑天寿获知被抓的是宋江,一齐跪下,大为钦敬。宋江自到清风寨住了五七日,每日好酒好食款待。那天王英擒获乘轿去坟头为亡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儒道佛
情至论
神韵说
“情至”论
戏曲创作
《牡丹亭》
文学批评
理论贡献
描述:
佛三家精华相结合之产
论汤显祖的文学理论及其文气说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理论
文气说
儒道佛互补
平心定气
《老子》
中国文化
文学创作
自然灵
华东理工大学
描述:
“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具有视界高远、境界宏深的特点,处于当时中国和世界文坛的领先地位。
中国戏曲的多元性及其前景之探讨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思想
中国戏曲
多元性
中国文化
教育对策
王国维
《金批西厢》
汤显祖
戏曲文学
审美教育
描述:
中国戏曲的多元性及其前景之探讨周锡山在东方戏剧文化中间,中国戏曲有其极大的特色。东方戏剧一般可分为两大系统:其一为本国的传统戏剧,另一为近现代由西方传入的话剧和歌剧、舞剧等。中国近现当代的戏剧文化也如此。戏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取得...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作者:
周锡山
来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描述:
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评论篇 诉不尽的《长生殿》
作者:
谢柏梁
周锡山
藏平
彭奇志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杨贵妃
爱情
唐明皇
唐玄宗
牡丹亭
演出
昆曲艺术
长恨歌
梧桐雨
描述:
唐明皇与杨贵妃:中国第一情侣的悲剧谢柏梁李杨之爱,是中国正史上有迹可寻的经典爱情诗章。如果说艺术虚构的《牡丹亭》是青年人如火如荼的爱情,那么《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便先后讴歌了李杨这对"成年人"深厚隽永的爱情。真正的爱情都是永恒的,都有穿透时空的共同魅力。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