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1983(1)
1982(1)
按来源分组
西北美术(1)
红楼梦学刊(1)
艺术评论(1)
相关搜索词
属于我们的牡丹亭
作者:叶朗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代艺术经典和当代青年观众的心灵。再一个是“美”字,青春版《牡丹亭》从演员造型、演员等一直到舞台整体意象,都力求要美,而在打造这个“美”的境界时,努力追求古典美学和现代趣味的沟通、融合。我想,正是这一个“情”字,一个“美”字,使得很多观众,包括很多青年观众,看青春版《牡丹亭》看得“如醉如痴”。改编艺术经典,一方面要融入现代趣味,另-方面又要保持它的经典的品位,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青春版《牡丹亭》可以说在经典艺术走入现代和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青春版《牡丹亭》几次到北大演出,在北大校园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昆曲热”。学生们看了以后觉得美得不得了,他们在网上说:现在北大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牡丹亭》的,一种是没有看过《牡丹亭》的。有的学生看了之后说:“美得让人窒息,恨不得死在戏里不出来了。”这说明,在北大的大
  学生的眼中,青春版《牡丹亭》是“属于我们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