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也应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地
-
作者:刘奇 来源: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告诉我们,从生活必需品阶段过渡到耐用消费品阶段,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城市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二是基础设施必须具备起码的配套,三是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制度,四是必须具备相当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贫富差距不能太大。显然,中国农村要达到这五个条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进入21世纪,必须站在21世纪的新平台上重新审视乡村的功能定位,应抛弃乡村只能发展一产的惯性思维,找准乡村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新兴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城乡差距缩小的内生性物质基础。农村不走自强之路,打牢内生性物质基础,仅靠城市输血,永远都摆脱不了落后的阴影。 回望历史,是乡企的实践推进了国企改革,从而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乡镇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拓者。环顾世界,是便利的交通带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已具备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作为主动脉的高速公路已达8万多公里,作为毛细血管的村村通公路基本覆盖到了近60万个行政村,农村在信息获取上也几乎与城市同步,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