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
学位论文
(1)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08
(1)
2003
(1)
2002
(4)
2001
(2)
1998
(3)
按来源分组
古汉语研究
(2)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2)
语言研究
(1)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
东方丛刊
(1)
其它
(1)
巴蜀书社
(1)
相关搜索词
研究
语转
汉语
句法关系
名物词
王
周礼
原理
使用义
合成名词
首页
>
根据【作者:刘兴均】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描述:
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周礼》合成名词的特殊结构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词
OV式
词法关系
句法关系
描述:
据汉语亲属语言藏缅语族中出现类似结构,可以推测:《周礼》这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具有存古的性质。
关于“名物”的定义和名物词的界定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词
《周礼》
“贾疏”
传统文献
描述:
“名物”曾经作为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受到学人的重视。然对什么是“名物”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本文拟通过对先秦传世典籍有关“名物”的记载的分析得出“名物”的确切含义,弄清名物指称的特定范围,为名物词的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孙诒让《周礼正义》王、陈点校本误读失校辨正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王
陈点校本
标点
校勘
描述:
晚清孙诒让《周礼正义》自问世以来,受到学界瞩目。但现在的四种版本讹误在所难免。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了王文锦、陈玉霞点校本,它参考了乙巳本和楚本,择其众本之长,将其文字的讹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标点亦精善,然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文章作者辨正了其中误读、失校各十余处。
“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物
名物词
周礼
描述:
类,还有作为变例出现的官爵、乐舞、贡赋、妇功等4类,共18类
“六书”研究的一次大胆超越——评钟如雄教授《汉字转注学原理》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书”说
汉字构造
转注
原理
《说文解字》
《周礼》
比较系统
语文学
描述:
六书”,他说:“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1
](P.1720)班氏的定称不为今人所用,班氏的“六书”为造字之本的提法也颇受后人质疑。自《说文》问世以来,围绕“六书
《周礼》物量词使用义探析──兼论《说文段注》的文献词义训释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量词
郑玄注
《说文段注》
使用义
《周礼正义》
描述:
《周礼》的物量词在指称范围和词义表达方面都很有特色,某些物量的表达与现代相差甚远,离开了《周礼》文本,难以判定它们的量词属性。文章从《周礼》文本出发,旁征前人注疏,借助《说文段注》,对《周礼》114个物量词中的七组疑难词从使用义的角度进行探析。
《周礼》双音节名物词词源义探求举隅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物词
结构类型
词源义
描述:
义的凝固及其命名之由
《周礼》合成名词的特殊结构:OV式
作者:
刘兴均
来源:
语言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合成名词
词法关系
OV式
描述:
。可以推测:《周礼》这种特殊的构词方式具有存古的性质。
《周礼》名物词研究
作者:
刘兴均
宋永培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名物词
中国
古汉语
描述:
《周礼》名物词研究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