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读有关唐宋词的书籍
-
作者:万云骏 赵山林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吴文英 周邦彦 辛弃疾 阅读欣赏能力 人间词话 词律 王沂孙 史达祖 晏几道
-
描述:在我国诗歌领域里,词是一种极富特色的诗歌形式,它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作家,数以万计的词作,还有一大批词话,不在少数的词律、词谱、词韵。一般阅读词的书籍,总是从唐宋开始。但这方面的
-
《珠玉词鉴赏集》序
-
作者:万云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王国维 宋元戏曲 文学 唐诗 宋词 句式 诗体 骈语 序言
-
描述:一、唐诗、宋词、元曲的 递交与创新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我国古代的诗体,其形式以句式为
-
赞俞平伯《牡丹亭赞》
-
作者:万云骏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俞平伯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抗日战争 诗词曲 中西戏剧 生活年代 古代文学 阶级性
-
描述:把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汤显祖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中西戏剧并立的高峰,而《牡丹亭》则是汤剧的代表。从时间上说,汤的生活年代为1550——1616年,而莎士比亚为1564——1616年,时间上差不多。然而汤氏生于中国(当时
-
咏《牡丹亭》诗歌简论
-
作者:赵山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问世之后,产生了大量吟咏《牡丹亭》的诗歌,有诗有词,形式多样。这些诗歌或发表观感,或评论演出,成为《牡丹亭》演出史、批评史、接受史的生动记录,具有多方面价值,值得全面发掘并深入加以研究。
-
完整演绎的可贵尝试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绎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王文治 曲谱
-
描述:对临川四梦作出完整的演绎,是几个世纪以来汤迷们的梦想。乾隆五十六年(1791),江苏丹徒曲家王文治在为叶堂《纳书楹玉茗堂四梦曲谱》所作的序中写道《牡丹亭》之佳处虽日难知,然昔人表章者多。《紫钗》秾丽精工,佳处易见,然世已罕能知之。至《邯
-
论《迦陵词》与戏曲之因缘
-
作者:赵山林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维崧 迦陵词 家班 戏曲活动 康熙年间 牡丹亭 明清易代 侯方域 重要组成部分 方拱乾
-
描述:明清两代,观赏、评论戏曲已经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词的创作中也得到反映。在有的词人那里,不少词因观剧而作,为艺人而作,由此衍生种种情感,生发诸多感慨。在这方面,陈维崧(1625
-
“中国戏曲研究的新方向”工作坊研讨综述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 新方向 研讨综述 工作坊 戏曲作品 牡丹亭 有关问题 戏曲发展 地方戏曲 演变发展
-
描述:2010年11月6日至7日,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举行"中国戏曲研究的新方向"工作坊(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of Chinese drama)研讨会,由王靖宇教授发起并与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所长王瑷玲博士共同主持。与会的十多
-
《牡丹亭》的评点
-
作者:赵山林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评点 评点
-
描述:本文对《牡丹亭》诸家评点逐一加以评述和分析,对诸家之间的分歧也进行了比较研究.
-
潘之恒评传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之恒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理论 “才” 中国古代戏曲 黄金时期 “度” 袁宏道
-
描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黄金时期。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王骥德、吕天成等戏曲理论家,都活动于这一时期,并且各有其卓越的建树。还有一位安徽籍的戏曲理论家,他一生的戏曲活动与这一黄金时期相始终,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就是潘之恒。
-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