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发展 ——访三门县委书记李浩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发展 ——访三门县委书记李浩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1.20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台州日报

【出版日期】2010.11.20

【版次】第01版:一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本报记者倪中勇吕信渊

“人才是加快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活力之源,人才竞争力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日前,三门县委书记李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几年来,三门县全面推进“三港三城”建设,加快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为三门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留足了空间,为引资引才提供了可能。同时,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千方百计集聚人才、开发人才,突出抓好企业家人才、创新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李浩认为,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环境和机制。优良的环境、合理的制度,会让人才的活力充分迸发,一是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通过改革审批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在城市、园区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引进人才在生活、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解决人才实际困难,完善城市的人才容纳功能。二是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要引导企业把关心、重视人才工作,放在和企业兴衰同等重要的位置,逐步形成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搭建立体化的聚才引才平台。不断完善高端、中端和普通人才的引进平台,在柔性引智方面,依托三门核电这一重大项目,充分借助高新产业高级人才的优势,为三门企业管理、项目攻关等提供帮助。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李浩提出,要力争在人才管理机制上有新突破,做好人才配置、培养、激励机制的创新。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形成有关部门和企业、社会广泛参与、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企业的自身特点,确立其用人主体地位。落实县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继续引导企业重点抓好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根据实际采取目标奖励、入股分红等办法激励人才。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