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长入企进村听民声李浩赴海宁走访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2.17
【版次】第21版:公安周刊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李浩(左一)到海宁马桥街道先锋村恳谈征求村民意见建议
N记者陈玮摄影王华荣
本报讯“去年企业的销售额是多少?”、“市场主要分哪几块?”、“企业有什么困难?”……2月15日下午,在全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千警大走访”活动热潮中,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李浩来到海宁,进村入企听意见,整改破难增满意。
进村入企,就要听真话、访真情、解真难。李浩走进海宁的两家企业,听反映、摸实情,尤其是了解企业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每到一处,李浩就把“你们对公安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需要公安机关为你们做点什么就尽管提”这句话挂在口头。
海宁蒙努集团是一家集沙发、沙发套、皮革、皮衣及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全国大型企业,目前效益良好。李浩在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集团的皮衣展示厅,并听取了集团董事长岳姚祥的介绍。
“最近中央出台了对企业贷款的微调政策,是否感觉宽松了些呢?”李浩对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很是关心。他希望蒙努集团能顶住经济危机的困难,加强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公安机关一定会为企业保驾护航。”李浩承诺。
在海宁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李浩参观了生产车间,并听取了公司董事长叶雪康的介绍。从名不见经传的社办企业,到如今海宁经编行业的龙头企业,李浩对锦达公司为海宁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赞赏。
叶雪康也给李浩提出了建议:“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经侦部门能否给员工上上课,预防网络诈骗?能否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企业的科创中心大楼正在建造时,公安部门能否对建造方案,特别是安防建设给予指导呢?”、“我们企业新居民较多,特别是针对80后员工,公安机关能不能组织一些培训,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李浩认真地边听边记录着。他希望锦达公司能够尽好社会职责,教育企业员工遵纪守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厚待企业员工。
在交流的过程中,两位董事长都提到了共同的问题:警力配置不足。李浩说:“这是公安机关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但是穿上这身警服,就注定要忠诚为民,甘于奉献,要为人民服务。”李浩的表情中透露出一份严肃。
走访的最后一站是马桥街道先锋村。李浩参观了先锋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图片展览馆,并向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奎、村委会主任许文华了解村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组建义务巡逻队、设立警民联系亭、建立多户联防报警系统……先锋村维护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的做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走在了前列。先进的做法也换来了良好的效果,村里的发案率得到了明显下降。李浩对多户联防报警系统很感兴趣:“这个做法很好,真正体现了群防群治的力量。”
“以前凌晨两三点钟,在外面晃荡的人还有不少,但是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了。”先锋村村民朱建平说,他每天晚上都要义务巡逻五六个小时,直到下半夜。李浩听说朱建平是名退伍军人后,被他军人身上那种执着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新居民章政民来海宁已经15个年头了:“从老家安徽出来时,我几乎把大半个中国都跑遍了,但是到了海宁,我真心觉得这儿的社会治安环境好。白天有警察,晚上有警灯,所以我就安心地把根扎在了这里。”李浩听了,微笑着点头。
“家里人支持你参加义务巡逻队吗?”李浩问同是巡逻队队员的杨福章。“当然支持了,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嘛。”李浩赞同地点了点头。
越是走进基层,越是贴近百姓,越是能深切地感受到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许和愿望。“能给村里多安装一些监控吗?”、“能不能在经编园区或者中心村设立一个警务室呢?”、“监控设施的维修能不能快一些?”……李浩把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一一记录在了笔记本上,还不时插话与村民探讨问题。
从先锋村出来后,天色已晚,李浩带着收获,结束了当天的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