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克难才能不屑困难——记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4.23
【版次】第0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开栏语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铸就辉煌。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总工会与本报联合推出《劳动者之歌》专栏,集中报道一批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讲述他们忠于职守、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先进事迹,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热潮,激励广大职工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为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局面再立新功。
记者董雪扬
“‘懈’是由‘心’和‘解’构成的,‘不懈’就是不停地用心解。”这就是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李浩为“不懈”下的定义,“困难面前只要能坚持‘不懈’,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从技校毕业生,成长为精通英文操作系统的自动化系统管理者,他让所有人惊叹;历时4个月,完成丝饼运丝线技改工作,他实现了公司20多年的夙愿;人生词典里从来没有“困难”,就是他奋进的信念。
纺丝现场因运送路线长且完全依靠人工,对丝饼质量造成影响。早在1988年,公司就开始探寻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办法。2011年3月,攻坚任务落到李浩肩上。他带领攻关组于7月份便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完成了全长520米由4个控制箱控制近40台电机的运丝线工作。
1000吨连续纺卷绕头是德国巴马格公司制造的,生产中很多时候因为控制板损坏导致卷绕头不能使用。控制板买不到,新卷绕头价格又高。鉴于这种情况,李浩带领工控组反复研究,用PLC、变频器模拟控制电路进行实验,最终掌握了卷绕头控制板的核心数据,并用单片机技术成功研制了可替代进口巴马格产品的卷绕头控制电路板。该板现已在1000吨连续纺机台安装使用,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可达到国外产品水平,为公司节约费用253.2万元。
李浩带领设备提升项目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技术提升改造,将半连续纺丝机改成连续纺丝机。这一项目实施后,每吨可降低生产成本4000元,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现已作为今年公司重大技改项目在一纺车间推广。他承担五纺自动包丝机改造项目时,正值酷暑,汗水淌在脸上,流进眼里,他就用手擦,结果眼睛被揉得通红。大家和他开玩笑:“李主任,别激动,等成功了再哭也不迟。”他笑着摆摆手,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29年来,李浩主持、参加技改项目多达几百个,所产生的价值已经无法估量。